第五章 全军出击,以死报国(1/2)
赵昺鼓声不绝,龙舟猛冲敌阵。
正对着崖门天险,张弘范旗舰所在的方位,疾速驶去!
《满江红》的歌声,从龙舟上扩散开来,飘荡在战场的每个角落。
自带音响效果的决死一击,很快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听见耳边豪气冲天的歌声,看到龙舟一往无前的方向。
张世杰突然老泪纵横,转身再看众多心腹部下,大家也都是满脸泪水。
所有人的犹豫、彷徨,转为必死的决心。
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眼中尽是求战的渴望。
张世杰明白了大家的心思,长剑出鞘。在掌中高举,斜刺苍穹。
他语气凝重,无比坚定的下令。
“向所有船只打出旗语,全军出击,以死报国!”
“是!”
传令兵干脆利落的应答,飞速传达主帅命令。
旗语一出,尾随的舰船纷纷回应。
每艘船的信号手,都在奋力挥动旗帜,都是同样的意思。
“以死报国!”
“以死报国!”
张世杰的船队纷纷转向,变化成弧形的新月战阵,重新杀了回去。
混乱的海域内,各方民团、义军,都在舍命厮杀。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有退休官员、地方豪强组织的兴宋军、忠顺军、长宁军,还有许多武林豪杰。
号称“江南第一镖局”的弟兄们,已经伤亡过半。
齐云山的道长,南少林的武僧,在并肩作战。
岳麓书院、问政书院的十几个儒生,正在帮忙装填突火枪。
清膛、倒火药、压紧弹丸,手法熟练,一看就是练习了很久。
家破人亡的惨痛经历,让很多年轻士子,打破了旧的观念,思想发生转变。
这些人在陆地上的时候,转战千里,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
可来到海里,彻底抓瞎。
在十几米高的浪头上颠来倒去,几个圈转下来,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能坚持到这时候,已经是奇迹。
战局一点点向蒙军倾斜,眼看着,宋军就要全线崩溃!
就在这时,密集的鼓点和满江红的歌声,飘了过来。
激昂的旋律,让所有人精神一振。在厮杀的间隙,抽空望去。
他们看到了,劈波斩浪的龙舟,随风飘扬的明黄旗帜。
看到了,在高高的舰首上,一位身穿龙袍的小小身影,正在奋力挥动鼓槌。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所有人“刷”的,头皮发麻。
全身的血液好像煮沸了一样,原本疲惫的体魄,又生出了力气。
乏力哆嗦的手,握紧了武器!
八岁的小皇帝御驾亲征,冲在第一线。
还有什么好说的,干就完了!
“杀鞑子!”
“跟他们拼了!”
“以死报国!”
所有人有了目标,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向龙舟靠拢。
就像条条小溪,汇聚成江河,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飞快成型。
目标:敌军旗舰!
崖门,是伶仃洋的出海口。
两座冲入云端的峭壁,锁住了整个海面,只留下狭窄的水道。
蒙军的旗舰就停靠在这里,四周有十几艘大型战船,团团拱卫。
此时的张弘范,非常得意。为了这场决战,他谋划了很久,终于要大功告成。
他抛下驻守广喌的征南副帅李恒,还有十几万大军。
只带上了蒙古监军阿厉海的百人队,两万投降的水军,外加自己的一万亲兵,目的是独揽大功。
一举消灭流亡小朝廷,他就立下了蒙古南征以来,最大的功劳。
封王拜相,指日可待。
张弘范认为这把稳了,从国舅到站殿将军,都被他收买,哪有不赢的道理。
此时,船上正在举行宴会。
张弘范头戴凤翅冠,穿着黄金甲,身披猩红斗篷,端坐在首位。
他感觉自己,有一种古代儒将的气质。
下边陪酒助兴的,是当地一些出名的文人。
忽必烈指定的继承人真金太子,很喜欢儒学。经常和投降的宋朝大臣,讨论儒家经典,吟诗作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