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被动了蛋糕的利益既得者坐不住了!【第三更】(1/2)
解除海禁,让沿海的居民能够自由的到海洋去讨生活。
本身是一件好事情。
同时更是方便了许多,番邦外国的商人来大明做买卖。
能够使大明获得更多的赋税。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
正如朱标所言,因为沿海有很多大商人,明面上是正经做买卖,其实背地里都在搞走私。
他们把茶叶,丝绸,瓷器这种在番邦外国非常受欢迎的大明商品,以极高的价格贩卖给海上的买家。
由此获得巨额的利润。
同时他们更是垄断了大明与番邦外国的海上贸易。
这些个贸易既不需要缴税,又能够以低廉的价格采买货品,高额的价格卖出去,从中赚取的差价百倍,千倍之多。
一旦朝廷放开了做买卖,他们既不能走私又不能享有垄断的暴利、
他们能够同意吗?
朝廷之上有许多的东南籍官员,家里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买卖。
又或多或少与这样的买卖人有关联。
甚至他们成为了这些个走私贩们的保护伞,帮他们串联消息。
帮他们注意朝廷的风向。
所以一听到朝廷如今突然之间要开海,而且都没有跟所有人商议。
有不少的利益既得者们慌了。
他们可不同意这么做。
这是一块多么大的肥蛋糕啊。
别人以前是怎么都插不进手。
而且因为大明朝廷不太关注商税的原因。
所以商税非常之低,五十税一,比农税还要低。
农税尚且有三十税一。
这样的买卖,那可是非常赚钱的。
现在朝廷要动这块蛋糕,那就是动他们的利益。
一时间吏部给事中,立刻站了出来:“殿下,我朝自开国以来,一直受倭寇之乱,海盗之乱袭扰,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自海禁政策以来,海盗倭寇不能登岛,沿海百姓始得安居乐业,如今贸然开海,沿海百姓的性命,都将笼罩在阴影之下,还望殿下能体恤民情,慎言开海。”
而又有官员直接站出来,对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说道:“陛下,您圣恩浩荡,于洪武初年之时,便下令海禁,百姓一片欢欣鼓舞。”
“如今十几年的安稳,都是由海禁政策所提供,一旦海禁政策解除,百姓必将再次被倭寇海盗屠戮。”
“我大明开国以来,一向对百姓尤为关照,如此不明就里的解除海禁,使百姓再次陷入家破人亡之境,实乃不仁,还望陛下体察。”
接着又有几个官员站出来反对。
朱元璋看着站出来反对的这些人,心里面在默念着:苏州籍、杭州籍、岭南籍、宁波籍、威海籍。
好家伙,合着站出来反对的都是沿海的官员啊。
有几个他甚至早已想到了可能会站出来反对。
所以早对这些人做了一些调查。
果然站出来的这几个人家里边,或多或少都在做买卖。
而且不是一般的平民子弟出身。
朱元璋心中了然了。
不过也有官员站出来赞成。
“回殿下,臣赞同开海。”这是户部侍郎说话。
“臣觉得开放百姓于国于民而言都有大为有利。”
他掌管天下赋税和百姓人口,对天下的经济情况是最为了解的。
“陛下,东南沿海原本享有渔盐之利,富甲天下。”
“百姓靠渔盐之利,发家致富,乃是自古以来最好的途径。”
“我大明在虏元覆灭之后,承袭了虏元的海禁政策,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盖因当年虏元统治阶层对东南沿海渔盐之利并不了解,加之倭国之乱导致大量倭寇于沿海进行烧杀抢掠,这才实行海禁。”
“开国之初,北边鞑虏不断犯境,东南沿海又不断被冲击,故而才开启了海境政策。”
“如今二十三年过去,对北边鞑虏,我大明已然攻守易形,东南海禁政策弊端已然渐渐出现。”
“大量商人与海上走私贸易盘剥当地百姓,大量的赋税未能流入大明国库,反倒肥了某些走私犯自己的腰包。”
“如今开海那也是必然选择,乃是利国利民大善之举,为此臣恳请陛下尽快开海,尽快恢复沿海贸易,与各国通商,促进我大明王朝繁荣昌盛。”
户部侍郎这么一说,之前反对开海的那些人立刻脸色大变。
“合着胡大人的意思是说,我等反对开海,就是与走私犯有勾结,肥了自己腰包之人了?”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