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自曝穿越者,朱元璋泪崩 > 第六章 明朝封藩那点破事

第六章 明朝封藩那点破事 (1/2)

2022-11-20 作者: 春雨夏松

第六章 明朝封藩那点破事(1/2)

听到这样的评价,朱元璋又委屈起来,洪武之治不算数了?大老粗能搞出盛世来吗?

李长卿道:“偶一为之,其实也不多。”

朱元璋却不高兴了:“善长,你觉得咱是大老粗?”

李善长斩钉截铁:“简直一派胡言!陛下胸怀韬略、足智多谋、带兵有方、慧眼识人,实乃天选之人,哪里与大老粗有半点关系?”

李长卿道:“陛下只是性情疏阔,言语豪迈,不是大老粗。”

朱元璋一扭头:“你确实这么觉得?”

李长卿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这么一会相处下来,朱元璋已经很在意他的看法,李善长说了那么多他没感觉,但是听了李长卿的话,心里舒服多了。

“算了,咱也管不住后人的嘴。你还是跟咱说说大明灭亡的事吧。”

李长卿算是看出来了,朱元璋是个悲观主义者,忧虑极重,总是揪住缺陷的一面不放。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等等,标儿呢?让这孩子也过来听听。”朱元璋现在才想起朱标,让他去书房待一会,现在还没回来。

李善长连忙去叫。

谦谦君子的朱标,来了以后,老老实实站在朱元璋身后。

和后世无数人的评价一样,李长卿也很欣赏朱标这种人,因为他的方方面面都很难否认。

从小名师教导,而且不是一般的名师,个个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儒。

朱元璋几乎倾尽全力在培养这个储君。

而且始终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成长,不敢有丝毫倦怠。

这种氛围熏陶下,他不光是个谦谦君子,而且是堪比大儒的才学。

加上性格温润,怀柔天下,是个近乎完美的接班人。

倘若不英年早逝,大明在他手里根本不会有藩王之乱,朱樉、朱棣、朱权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藩王,对他这个宽仁厚德的大哥都是敬服的,毫无疑问也会是一个盛世。

只是此时的朱标,心思全都飞去了洪武二十五年。

像个受气包一样偶尔瞄一眼李长卿,很想知道那年发生了什么。

李长卿冲他眨眨眼,让他心思不要那么重。

还有十七年,日子长着呢,说不定历史拐个弯,他这个储君真能当几年皇帝也不好说。

“标儿来了,李长卿,你说吧。”朱元璋已经开始对李长卿表现出了一些礼遇。

说此话时,还伸手示意了一下。

李善长上前一步,皇子死期他听一听就罢了,亡国之日,他听了合适吗?

他咽咽口水,觉得不合适,顿时双膝一软,跪求回避:“臣惶恐,恳请暂避。”

“无妨,不用回避。”朱元璋不在意的道。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国号崇祯,国内动荡,清军入关,崇祯帝誓死卫国,不愿逃离,吊死在了煤山。”

李长卿声音依然平静。

但落在朱元璋耳朵里,如同一道春雷,怔怔的问道:“那孩子叫什么?”

“崇祯,朱由检。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画下了一个终点。”李长卿回道。

偏殿中一阵沉默。

朱元璋重复着李长卿的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么说,朱家这一脉,还是有气节的。”

他兀自感慨,朱标却心里难受。

一方面也感叹朱家后人的悲壮气节,一方面则敏感的听到朱元璋说,这一脉……

意思当然不是他这一脉。

“不行,咱的大明必须昌盛永继,就算不能千年,五百年总要有的吧?李长卿,你帮咱把把大明的脉,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该如何补救?”

朱元璋正襟危坐,谈到大明兴衰,他比谁都在意。

朱标和李善长对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皇上让李长卿为大明把脉?

李善长当了这么多年丞相,位极人臣,在皇上面前出谋划策,也算是倾尽一生所学,都没有这种待遇。

但他也明白跟李长卿没法比,毕竟人家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就算不是全知,就算只知道大明的重大事件,那也就等于是了解大明的脉络了。

把脉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那就要从建文帝说起了。”

李长卿瞄了一眼朱标。

“这次标儿不用回避,你说就行了。”

朱元璋没有让朱标再去书房,皇家忌讳生死,但不忌讳兴衰。

“建文帝可以说雄心勃勃,但他没有挑起重担,彼时的大明兵强马壮,唯一的隐患反而是藩王。”李长卿点到为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