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新鲜血液(2/2)
,前期主要内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举监,顾名思义就是举人来国子监继续学习。
这个方案主要解决的事落第举子的问题,给了他们考进士之外的多一次机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落第举人都有机会,而是需要通过翰林院的复试才可以。
第二个是贡监,这部分人主要是秀才出身。
选拔的标准比较复杂,不过主要都是通过地方推荐才有资格。
因此在生源质量上,多少有些良莠不齐。
第三个就是荫监了,主要包含的群体就是官二代,而且算是中高级官员家的官二代。
按例,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都可以送一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所谓封妻荫子,不外乎如此。
当然这些制度直都有例外,就不多提了。
相对而言,这三种生源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洪武五年,朱元璋创立的监生历事制度,堪称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官员选培方案。
所谓的监生历事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实习方案。
根据年长和学优两个条件,分发到不同的部门和地区,进行一线业务的观摩和实操。
既可以缓解朝廷官员短缺的问题,也可以发现其中难得的人才,一举两得。
而且,按照老朱的安排,这些实习生能够安排的单位数量还是比较多的。
诸如六部、大理寺、督察院、通政使司、五军都督府,甚至包括锦衣卫也在其中。
并且,给这些实习生们分配的任务,也是非常利于其学习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誊写题本奏章,清理皇册、书写诰敕、清查档案等。
其实,这些工作内容的安排,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这种模式。
单位的新进职员们,肯定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才有可能会在接下来安排具体工作。
而这个所谓的适应过程,或长或短,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有点无所事事。
更有甚者,可能还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毕竟与其说是来上班,更像是光明正大的摸鱼,领导还不管的那种。
倘若真是这样的话,就已经陷入了很大的误区,绝对没有留意到刚进单位的时候,领导随口的嘱咐。
而这些嘱咐中,肯定会有一句,你刚来单位,先不着急安排具体工作,先熟悉熟悉业务。
虽然个别字或者顺序上会有细小差异,但基本意思不会有大出入。
听起来这就是一句客套话,和问你吃了吗差不多,但是这就是你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感谢“Donotforget2”“望剧人”“清闲散人”“Vincent77777”“风、帆”“卡夫卡的卷王日常”的票票和支持。PS:大家认真给出的评论和建议,都有在看。也在权衡接下来大纲的修改,以及内容的表达方式。你们的建议,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多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鞠个躬,非常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