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徐妙云:此子可为状元!(1/2)
后殿里。
朱棣已经不顾殿中的其他举子。
正带着大臣们和太子朱高炽细细品尝起张然的文来。
看到兴浓之处,还念了出来:
【若夫“德有所未至,教有所未孚”者,此实不至也。德之,必有以著其德之之形;教之,必有以显其教之之状。德之之形,莫著于轻赋。教之之状,莫显于去杀。此二者,今皆未能焉。故曰:实不至也。】
···
【夫以选举之重,而不取才行;官吏之众,而不行考课;农末之相倾,而平籴之法不立;贫富之相役,而占田之数无限。天下之阙政,则莫大乎此。而和气安得不盭乎?】
···
【“田野辟”者,民之所以富足之道也。其所以无聊,则吏政之过也。然臣闻天下之民,常偏聚而不均。吴、蜀有可耕之人,而无其地。荆、襄有可耕之地,而无其人。】
【由此观之,则田野亦未可谓尽辟也。夫以吴、蜀、荆、襄之相形,而饥寒之民,终不能去狭而就宽者,世以为怀土而重迁,非也。行者无以相群,则不能行;居者无以相友,则不能居。若辈徙饥寒之民,则无不听矣。】
···
【臣不胜愤懑,谨复列之于末。惟陛下宽其万死,幸甚幸甚!谨对。】
···
“雄文,真是雄文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听到贺喜,朱棣自己也不禁大笑起来!
这时,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带着两个宫女,从后殿的门口走进。
众大臣参拜道:
“参加皇后娘娘。”
朱棣一看,原来是皇后徐妙云。
他道:
“婆娘,你来看。”
说着将张然的试卷递给皇后。
徐妙云的父亲是已故大将军、中山王徐达。
出生王侯世家,她从小便精通文墨。
亦因天赋异禀,写得一手华章。
青年时有“女诸生”之美名。
她虽接过张然的考卷,但脸上却有些不以为意。
“皇上,这么多年的殿试,我每次都看。”
“难不成这次不一样么?”
朱棣听了,也不反驳,而是耐心道:
“婆娘,你一看便知。”
徐妙云缓缓将考卷打开,第一句便将她震慑住了——
【臣闻天下无事,则公卿之言轻于鸿毛。】
【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
【非智有所不能,而明有所不察,缓急之势异也。】
“这···”
她脸色一变,惊讶地望向朱棣。
朱棣和大臣亲王们笑吟吟地看着她。
徐妙云再看下去,口中赞叹不已。
看到最后,竟也和大臣们一样将文给念了出来!
后殿之内,一时间其乐融融。
接着,太子朱高炽对朱棣道:
“皇上,如此瑰宝,儿臣之前没有发现,儿臣有罪。”
朱棣没有怪罪朱高炽,但也有此疑问,他望向了杨士奇。
杨士奇道:
“启禀皇上、太子。”
“是臣等失职。”
“此考生乡试、会试都中规中矩。”
“说不出很好,但也大差不差。”
“不知为何这次竟然脱颖而出,写出如此磅礴之文。”
“不过···”
朱棣和太子朱高炽异口同声问道:
“不过什么?”
杨士奇道:
“不过臣查过该考生的家世,此子乃建文朝吏部尚书张紞的遗孤!”
靖难罪臣、建文朝张紞?
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张尚书曾在吏部举荐过杨士奇。
如果传出去,不仅有宽宥靖难罪臣之嫌。
恐怕还有主考官为故人儿子作弊的骂名。
朱棣皱了皱眉。
见皇帝皱着眉头,徐妙云放下考卷,来到朱棣身边:
“皇上,你忘啦?”
“张紞正是建文朝时南京城的守城官员。”
“他父亲既能对建文朝忠心耿耿,此子必然也能对我朝忠心耿耿!”
朱棣点点头:
“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张紞那时守着南京城,稳如泰山。”
“朕久攻不下,说出过‘来日城破,必杀汝全家’的狂言。”
太子朱高炽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