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改元中平,刘栎殿前举金狮(1/3)
洛阳,南宫,灵帝高坐龙椅之上,撑着脸置若罔闻的听着下方的群臣们的奏问,不管是什么问题他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有在眼光瞥到刘栎的时候才会出现别的情绪。
看着已经痊愈的刘栎,灵帝心中也是开心异常,但看着刘栎对自己公事公办的态度,灵帝又是百感交集。
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竟然和自己的儿子发展成了这样。
“不重要,只要他是朕的儿子就行!”
刘宏看着刘栎,心中沉思。
他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这被酒色掏空的身体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所以他迫切的需要一个继承人。
本来他已经决定立刘辩为太子了,但现在刘栎痊愈归来,这让刘宏也是重新思考了起来。
在他心里,其实更加的偏向于刘栎,不为别的,单因为刘栎的年纪就比刘辩更适合肩负一个帝国。
正在灵帝思考之时,百官中的太常打断了他的思路,只见太常出列高声道:“禀陛下!臣观天象,星象有霍乱之象,今当改立年号以保国家安宁!”
灵帝被他中气十足的声音下了一跳,本想发作,但瞥到刘栎时心中忽然生出了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感慨,沉思了片刻轻拍桌子说道:“准!朕立新年号为中平!”
闻言,刘栎神情一变,他知道中平这两个字的意义,代表着黄巾起义就要到来了。
想到这,刘栎也是不再闭目养神,只见他出列高声说道:“禀陛下,臣听闻近来民间太平道异常活跃,其教主发符水笼络民心,欲乱我大汉天下,请陛下下令抓捕此人!”
刘栎虽然知道刘宏同意的几率很小,但他还是想做一下尝试。
果然不出刘栎所料,龙椅上的刘宏还没有说话,武将队伍中站在首位上的大将军何进,就不屑的大笑了起来:“哈哈!大殿下多虑了,一个道人而已,如何能有霍乱天下的本领,况且听殿下言张角此人在民间的声望颇高,如果我等肆意抓人,才会引发霍乱吧。且就算那张角谋反,我大汉武德充沛,岂会惧一群乌合之众!”
何进意气风发的说着,话语中明里暗里都在各种讽刺刘栎,全然不管刘栎大皇子的身份。
因为他是二皇子刘辩的舅舅,而且还是当今的大将军,他根本就不怕刘栎甚至还想弄死刘栎。
刚刚刘栎在宫外的一番话,已经传开了,现在百官们大多都知道刘栎的病好了。
虽然何进不想相信,但现在看刘栎的状态,他当然也看出刘栎的病肯定好了,所以他现在想抓住一切机会打击刘栎。
何进不愧是大将军,他一说话,他背后站着的群臣们也都是开始出言相助。
太尉张温直接开口说道:“大将军所言不差,什么太平道,就算他们造反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以我汉家强军,顷刻间便可灭之!只有无胆之人,才会怕!”
张温为了讨好何进,话里已经开始明里嘲讽刘栎无胆。
这时刚刚与刘栎结仇的袁术,也是出列大声说道:“陛下!若太平道胆敢造反,臣袁公路愿身先士卒,只需七日便为陛下平定叛乱!而非有人,现在就想作出冤枉人的事情来。”
就在何进底下的爪牙大肆攻击刘栎的时候,蔡邕正要出言相助,却见刘栎不慌不忙的整了整衣角大骂道:“尔等视我大汉为什么了?说什么发生叛乱之后,难道尔等想让我大汉出现叛乱吗?”
“难道你们想视叛贼而不顾吗?就算张角是好人,然我等何不能先将他抓起来审讯一番?君等不知什么是防患于未然?”
说着,刘栎又看着袁术讥笑道:“只需七日便可平定叛乱?莫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君可知赵括之事乎?”
刘栎一番舌战群儒,将张温等人怼的哑口无言,他们虽然愤怒但也不敢开口反驳了,因为他们现在说话就有期望大汉出现叛乱的嫌疑了。
何进凝视了刘栎一眼,随后转头对刘宏行礼说道:“大殿下说的不错,陛下,臣请命亲自去抓捕张角归案!若其却有反心,臣必诛之!”
“不......”
“准!”
正当刘栎要出言反驳时,龙椅上的灵帝却已经点头答应何进了,刘栎用不解的眼神看向刘宏。
刘宏却是没有回应,只是打了个哈切说道:“还有事吗?无事便退朝!”
群臣都低头不语,表示无事,只有刘栎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儿臣请立新军!”
此话一出,群臣一片哗然。
要知道,现在总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可是何进,刘栎说这话就是公开表明要让大将军交出一部分兵权。
刘宏也是被刘栎的话说的清醒了,他看了看目光坚定的刘栎,斟酌了一下觉得刘家人确实需要掌握一些兵权。
正当刘宏准备答应的时候,就听到何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