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不见其损,日有其亏!(1/2)
此话一出口,奉天殿上所有人都不由得有些窒息。
朱元璋心血来潮非要去建州犁庭扫穴比起这场即将持续五百年的灾荒显然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李善长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上位,天下当真要大灾五百载?这,这……”
李善长都不由得有些语无伦次了起来,饶是这么多年来主政大明,李善长也没听说过哪个地方能持续五百年的灾荒。
大明本就是以农立国,连续五百年的降温对一个农业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就在这个时候。
刘伯温带着几个弘文馆的学士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奉天殿中。
李善长此时也顾不得跟刘伯温的不和,见到刘伯温旋即便问道
“伯温,陛下所说五百年之灾荒,可是真的?”
刘伯温的脸上倒也没什么意外,只是微微颔首道
“韩国公莫慌,此事说来话长。”
说罢,刘伯温便看向了朱元璋高声道
“臣,刘基已调来自神功元年武后时期至洪武元年多郡地方志。”
“如何?”
“禀陛下,似乎,似乎确有此事。”
说罢,刘基深吸了一口气望着朱元璋继续说道。
“臣奉命赴弘文馆查阅,前唐玄宗继位之前,长安共计约有十九年终年无雪。”
“在文献之中,臣还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朱元璋急得脑门上的汗都冒出来了。
“刘先生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是,臣发现,当年蜀中便盛产荔枝,更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传世,但是根据近年来我大明所奏,荔枝已退至岭南主产。”
“不仅如此,当时的长安甚至都生产柑橘,另据《酉阳杂俎》记载,直至天宝年间,唐宫之中的柑橘尚能丰收,足以证明有唐一朝,确实气候远热于我大明。”
唐代时之所以说岭南多瘴气,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温度实在是太高,其实当时长江沿岸的气候已然接近后世的岭南平均气温,至于当时的两广气候其实只稍稍低于后世现在赤道附近气候。
“另外,臣还发现,自唐末始,天下气候,便已然开始逐渐转冷。”
“而且臣发现,至宋太宗时,中原一带尚有大片竹林,但是随着天气转寒,至靖康之变前,宋廷已裁撤司竹监……”
说到这里,李善长等人还是一头雾水。
这些事情,他们都知道。
但是你刘伯温现在拿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长叹了口气。
“韩国公还没有看明白吗?自唐代开元二十九年初降,而后至五代又降,至靖康时再降!”
而这每一次的快速降温,分别都代表着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靖康之变。
每一次降温,都代表着一次天下大乱!
话音刚落,李善长的脸色顷刻之间便变得惨白。
而在查阅的过程中最让刘伯温震惊的也正是如此,秦湛讲的这些东西,竟暗暗与风水龙脉之术贴合的天衣无缝!
初唐之时,天下气候湿润,长安无雪,整个江北自然是勃勃生机、万物竟发,丛林竞染,这不就是当时书中所说的北龙气盛之像吗!
而至宋时,关中各地因为气温逐渐转凉,百草凋敝,风沙渐大,四处一派苍凉之气,反观中原开封一代,却因为气温的下降,逐渐有了前唐时候长安一代的气候、植被、环境,故而才有了所谓开封龙气一说。
直至大明开国。
随着北方气温进一步下降,北方已然没有了半点“龙气”。
此消彼长之下,与日渐凋敝的北方相比,酷热渐消的江南之地,反而显得更有所谓的“龙气”了。
朱元璋思虑再三,这才决定,定都金陵。
当时想通了这一点的刘伯温,脸上却尽是悲怆之意。
自己一生苦苦钻研的风水相术,对国运之事的推演竟然不及年仅二十多岁的秦湛!
岂不可悲?岂不可叹?
难道当真是自己走错了路不成!
刘伯温顿了顿,继续说道。
“启奏陛下,臣发现每次天气转凉,必有大乱发生,故而继续前调了南北朝时,各郡残存的史料……”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死死的盯着刘伯温。
“南北朝时,天下极寒,直至隋初方才好转,故而若以大明、前唐、南北朝三朝为例的话,我大明应当正好处在寒与暖的分界处。”
气候不会突然骤降,而是会循序渐进,不会日见其增,但必日有所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