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卖书赚钱巧遇杨婵(1/2)
听到商王子受的疑惑。
赵长青也不再藏着掖着,将印刷术的事情说出。
子受顿时瞪大双眼,大为震撼,连嘴巴都合不拢了。
缓了半晌,他才不敢置信的开口道:
“印刷术...有了此术,世间将再不缺书看了!”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当今国朝局势的发明。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怪不得子受会那般感到惊讶。
身为大商之主,他心里很清楚。
为何各路诸侯与天下世家,会牢牢把控着国朝命脉?
就是因为知识与力量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如今有了印刷术,只需发展一段时间,足可以使天下百姓,都能买得起书看。
慢慢的,百姓们也会掌握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长此以往,国朝岂能不富强?
想到这里,子受再次向赵长青作揖道:
“先生,真乃国士,无双国士!”
“孤代国朝,多谢先生了!”
“有了造纸术与印刷术,相信用不了多久,寻常百姓也能获得学问,以壮我大商!”
闻声。
赵长青摇头道:“这还不够。”
“即使有了书,可百姓们不识字,又怎能获得学问?”
“陛下,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听到这番话,子受不由得陷入沉思,随后开口道:
“朝廷统御九州,重在愚民之策,若百姓开智,只怕会影响到我大商的统治吧?”
闻言,赵长青果断摇头道:“大王,请将格局打开,不要只看到表面。”
“如若百姓开智,则我大商再也不缺人才治理,”
“届时,人才济济的大商,其综合国力,必然更上一层楼。”
“只需在他们开智时,多去强调爱国思想即可。”
听到这里,子受略感羞愧,“先生所言有理,使孤豁然开朗,与先生相比,倒还真是孤的格局小了。”
“那该如何让百姓识字?”
赵长青应声道:“臣正在创造一种简单的文字,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可面世。”
“除此之外,还有汉语拼音可用。”
“当然,不可操之过急。”
子受眼前一亮,怀揣着激动心情的握住赵长青双手,语重心长道:
“有先生在,何愁大商不兴?”
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成为了赵长青的小迷弟。
翌日。
赵长青主动找向工部尚书赵启。
将印刷术的事情说出。
后者瞠目结舌道:“此等惊天动地的发明,何不公之于众?”
在女娲宫见到赵长青的时候,他还偏执的认为,对方不过就是信口雌黄之辈。
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即使不想承认,也无法否决,赵长青乃无双国士。
“细细算来,从改革官制,到纸张毛笔,再到如今的印刷术,他已经在无声无息中,改变大商太多东西了。”
赵启暗自感叹着。
赵长青摇头道:“先去印刷我的这本书,能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然后让皇商去卖。”
“价格就定在一铜贝,待这活字印刷术,你们能够充分掌握且不断完善后,再由陛下昭告。”
如果这个时候,就将印刷术公布出去。
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可以量产《山海经》,那么百姓都不急着买了,还怎么赚钱?
但是在印刷术没有公布下去的前提,百姓们都会觉得,一本书,只卖一铜币,如此便宜,肯定引来他们的趋之若鹜。
毕竟,书在他们眼里看来,都是奢侈品。
卖这么便宜,买的人一多,万一没了怎么办?
谁能清楚,朝廷一天能抄写多少本书?
有着这个心思,山海经这本书的销量一定会爆。
大商朝的货币还未改革。
仍然是用龟甲、铜制贝壳等为流通货币。
换算起来的话,一铜贝相当于后世几文钱的样子。
“待卖出去以后,你我收益三七分,工部占三,我占七,没问题吧?”
赵长青一脸真诚的看着赵启。
他认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
毕竟,自己又出内容又出技术的,赚多一点无可厚非。
那三分利,充其量就算工部官员的工钱。
赵启点头道:“这事只要陛下同意,我没意见。”
赵长青道:“陛下那里,我已经说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