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百姓之怒(1/2)
一个月后,匈奴冒顿单于亲率大军南下,屯兵于齐国边境三十里外,同时派出使臣前往东都,要求立刻归还匈奴小王子稷粥,并赔偿匈奴白银十万两。
东都洛阳雍门。
大理寺押送柱国大将军林世安的一行刚刚抵达,城门守卫看着被关在囚车里带着镣铐的林世安将军,纷纷立正注目。
他们不少人,是自小听着林世安大将军抵抗匈奴的英雄事迹长大的,都心怀着为国百战死的志气,现在看着自己的印象中意气风发的大英雄,在囚车里衣衫褴褛、披头散发地被押回东都受审,内心无限悲凉。
忽然,一行车马卷着尘土快速冲着城门驶来,马车上苍狼白鹿图腾随风而展。
眼看马车即将冲过雍门守卫关卡,驾车的匈奴人也没有停车的迹象,几名守卫连忙冲上前去拦住马车。
驾车的匈奴人大喝一声,“里面是匈奴使者,你们还不赶紧滚开!”
城门守卫们愤恨异常,匈奴人长期扫荡齐国边境,烧杀抢略无恶不作,纵使知道里面坐的是使臣,士兵们也想把他们当场撕碎。
匈奴车夫见城门守卫并不想让,扬起马鞭刚想打人,就见车帘被缓缓掀起,一名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递出一份文书,“在下匈奴使臣呼耶于。”
忽然,呼耶于感到一道目光如芒在背,他猛地转头,看到了一旁囚车中的林世安。
“哈哈哈哈,好一个大齐天子,”呼耶于仰天大笑,讽刺地感叹,“这还是威名赫赫的林大将军吗,不过是一个丧家之犬。”
在场的齐国守卫将士人人怒目圆瞪,纷纷把手放在兵器上,等待一声令下就让这个嚣张的匈奴使者命丧于此。
林世安摆弄了一下手上的镣铐,淡淡地看了呼耶于一眼,这样的匈奴小卒,他根本懒得搭理。
守卫头领走到大理寺官员面前查看文书,示意可以通行。
不料,匈奴车夫一鞭打向大理寺官员的马,马匹受惊朝着城门外疯跑起来,呼耶于哈哈大笑,赶在大理寺一行人前入了东都。
今日的东都百姓,家家户户都守在街边,等着迎接柱国大将军林世安。
只见一辆马车冲进城门,驾车的人长相粗犷,一身匈奴打扮,百姓们惊讶得纷纷议论。
匈奴使者呼耶于让车夫打开车帘,威风凛凛地端坐在马车中好似接受万民朝拜,眼神鄙视地看着齐朝百姓,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只配给我们当奴隶。
“看,是林大将军!”百姓们把目光移向后面的一行车马,一辆木质囚车映入眼帘。
林世安已整理好仪容,穿着一身破烂囚衣,笔挺地站在囚车里,冲着向他呼喊的百姓们点头致意。
前面是杀人如麻的匈奴使臣,悠闲地坐在马车里逍遥法外。
后面是保家护国的林大将军,却衣衫褴褛地被关在囚车里示众。
这强烈反差的一幕,简直像一柄利刃刺红了百姓们的眼,扎进了百姓们的心。
街上的人都红着眼冲了上去,场面瞬间变得一片混乱。
一群接着一群的百姓涌向呼耶于和车夫,把他拉下马车摁在地上暴揍,各种烂菜叶子和破鸡蛋把整个车马都砸的污秽不堪。
林世安的马车周围也围满了人,大家对着林世安诉说着感激和对朝廷的愤慨,甚至有的老人用枯木一样的手使劲拍着囚车的木板,痛哭流涕。
直到东都的禁卫军出现,百姓才开始冷静下来,慢慢散去。
醉仙楼上。
方景儒握着林思婉的手,从头至尾见证了雍门前的这一场百姓之怒。
从看见林世安狼狈地被关在囚车里的时候,林思婉已经抽出了银雪刀,虽然爹爹已经来信交代她一定要冷静忍耐,但远远看见爹爹略显佝偻的身形,她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几个丫鬟也忍着眼泪,将她团团围住,林思婉提刀的手一直颤抖着,直到方景儒那骨节分明的手覆上了她的眼睛,“婉婉,别哭了,岳父不想你为他伤心。”
他轻轻地拿过银雪刀递给秋实,示意丫鬟们退下。
转身把林思婉揽进怀里,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你不要这样,或许此次是岳父功成身退的一次机会。”
随后的几日,东都雍门事件持续发酵。
大大小小的书院、茶楼,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在林大将军兵符获罪的事情,传闻林大将军并没有丢失兵符已将兵符奉上,与皇上手持的兵符一模一样,肯定是遭奸人诬陷。
皇帝齐桓现在骑虎难下,让他重新让林世安官复原职,承认自己被人蒙蔽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是让他顶着百官的压力和百姓的愤怒,硬要用莫须有的罪名把林世安处置了那将要面临的就是官逼民反的惊涛骇浪了。
于是他授意大理寺卿私下带林世安进宫觐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