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父亲是蔡邕(1/2)
如今叫做蔡瑜的他来自于一千八百五十年以后,自小父母便离婚,又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虽然在抚养上对他尽职尽责,但是情感上的疏离在所难免,他也慢慢养成了冷淡的性子,胸无大志,唯一的兴趣只有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里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净土。
上学阶段普普通通的成绩,考上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后为了自己读书方便,想尽办法留校当了图书管理员,咸鱼不卷而且社会关系简单——这就是蔡瑜前生的缩影,直到某天莫名其妙、无病无灾、毫无预兆的变成了一个婴儿躺在荒郊野外上。
蔡瑜知道自己穿越了,被捡到的那天就知道了,对这件事蔡瑜没有什么遗憾或者不满:毕竟父母都有新家庭和孩子,不会老无所依,自己没有道德上的愧疚;当初嫌弃交女朋友麻烦还会浪费读书时间,因此也没有情感上的牵挂。不仅如此,能有机会从前世的那个家庭角色里脱离出来,蔡瑜反而感到轻松很多。
前尘往事俱已矣!从今往后自己就只是蔡瑜了!
可惜的是这份轻松并没有维持下去,新生的蔡瑜不知道自己该忧虑还是该庆幸:
这段时间以来,蔡瑜已经搞清楚了中年文士的身份——蔡邕,三四岁女童是蔡邕长女——蔡琬,和自己一样躺在襁褓中的女娃是蔡邕次女,也就是日后命运多舛的才女——蔡琰、蔡文姬,那么显而易见了,自己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尔虞我诈的东汉末年!
俗话说“宁当盛世狗,不做乱世人”,生逢乱世,人命就像是飓风中的一棵棵小草,被大势拖拽,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何处安放,甚至,究竟是否会有明天。
都说东汉末年英雄辈出,细数数看,又有几个英雄能得善终?别人且不说,收养自己的蔡邕,家世背景不俗,个人学识过硬,目前初具声望、三公赏识,将来更是交游天下、一代名士,照样过不了几年安生日子,就要开始颠沛流离,直到二十年后被王允所杀。
想到这里,蔡瑜就更无奈了,有心多打算些未来,奈何就算是成年人的意志也实在抗拒不了婴儿的身体,不动脑还罢了,一天睡十个时辰足矣,一旦稍微费神,就得沉沉睡上一个日夜,因为这事,还累得蔡邕问了好几次医匠,听医匠说无碍才放心下来。
能让蔡瑜稍有一些安慰的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故事在后世可谓家喻户晓,随便在街上拉个小孩出来都能给你讲几段人物故事,更不必说蔡瑜这个重度阅读爱好者了。
虽然像陶翁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蔡瑜不像历史学家一样通晓大小轶事,甚至就连这段历史中有名有姓的数百上千人物,蔡瑜记得的也不过是十之一二,但总归大事件的脉络还是有印象的,感念老天爷没把自己扔到唐末、宋末去,那才是真要抓瞎了。
慢慢来吧,所幸还有时间。怀着对自己这具幼儿身躯的怨念和对未来的一丝迷茫,蔡瑜再次睡了过去。
八年后,东汉光和元年(178年),小暑,有雨。
雒阳,蔡府内宅,一个男童坐在廊下出神的看着这场已经下了几天的雨,正是蔡瑜。
时光荏苒,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蔡邕对这个义子关怀备至,蔡琬也对这个弟弟极为疼爱,唯独蔡琰,古灵精怪,又与蔡瑜年龄相近,常寻蔡瑜耍闹置气,令蔡瑜无可奈何。
蔡瑜对蔡邕本就深为感激,在这个时代,野兽永远是野外的最大危险源。别说现在大汉只有几千万人口,后世建国初期五亿多人口,一些地区依然时有野狼咬死家畜甚至叼走幼儿的事情发生。若非是蔡邕将他捡了回来,能不能活过一天都是未知数,
更不必说,蔡邕对他的关爱,蔡瑜都看在眼里。自四岁开蒙,蔡邕无论公务、应酬有多繁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亲自为蔡瑜教授功课。
若真的是个稚子,可能还体会不到这种日复一日陪伴的难能可贵,但蔡瑜非常清楚,因此温暖在心。
几年下来,种种关爱犹如水滴石穿,蔡瑜已经将蔡邕、蔡琬、蔡琰当做了真正的家人,哪怕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现在也很坦然的叫蔡邕一声“阿翁”,叫蔡琬、蔡琰一声“阿姊”。
让蔡瑜感到非常神奇的是,他觉得自己的灵魂似乎随着身体的成长“二次发育”了,最直接的表现是记忆力,虽然还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一篇晦涩绕口的古文认真读几遍居然就能背诵下来,往往令蔡邕非常讶异。另外,前世的记忆也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正因如此,蔡瑜今天在这里坐了很久——蔡邕就要被诬陷入狱了。
最近几年,大汉天灾频现,又有所谓怪异迭出,灵帝心里担忧,于昨日召蔡邕等人进宫议事。当晚,蔡邕没有像平日一样考校子女,只让蔡瑜在旁独自读典,自己伏案奋笔书写奏章。
蔡瑜好奇询问:“阿翁,今日可是有什么要事?”
因为蔡瑜自小表现颇为稳重,蔡邕对他寄予厚望,并未“孩视之”,便答道:“陛下今日特诏问政于我,令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