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汉末子珪 > 第六十一章 荆州事 长安事

第六十一章 荆州事 长安事 (1/2)

2022-12-03 作者: 菜愚

第六十一章 荆州事 长安事(1/2)

蒯越曾与刘表一同于故大将军何进处效力,二人乃旧识。

刘表单骑入荆州为刺史时,豪强苏代拥兵自立于长沙,另有华容县长贝羽作乱,此外,尚有数十股宗贼横行。

刘表全赖蒯越之计谋方能诛杀乱贼,立足于荆州,是以对其极为信重,此时听闻其言,忙问道:“异度可有良策应对?”

蒯越答道:

“蔡子珪势大,我等知之甚深,其若出兵,兵锋所指绝非袁术,定是主公也。

于主公治下,荆州颇为安定,有人口数百万,且粮草充裕,蔡子珪岂能不垂涎?

其之所以尚未进犯荆州,非其不愿,乃是师出无名也。

主公绝不可给其口实,否则,荆州危矣。”

闻蒯越话中似有避让蔡瑜之意,一旁有人心生不服,急道:“异度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荆州带甲之士亦有数万,何惧蔡瑜小儿!”

说话之人乃刘表妻弟,蔡瑁。

蔡瑁与蒯越同为荆州士族,交情极好,同为刘表立足荆州之功臣,被刘表委以军师重任。

只听蒯越温言道:“德珪此言差矣,非是惧怕于蔡子珪,乃是无谓与其为敌。”

蔡瑁所想又与蒯越不同:“主公胸怀大志,与蔡瑜为敌乃迟早之事,况且,若非有意进犯,那蔡瑜何苦于鱼复屯兵数万。”

“正因如此,更须慎重。

德珪当知,荆、益两州通路只得两处,一为房陵,一为鱼复,二地皆为崇山峻岭所围,易守难攻。

攻此两处,若走陆路,粮草难行,若走水路,逆流而上船舟难进,蔡子珪虽因此不易攻来,而我等攻去亦甚为难行,故此,主公于地利之上,并不能占据优势。

再者,益、凉、司隶三州有兵马近十万,主公只拥兵数万,其兵又比主公多。

若主公果真与蔡子珪交战,只恐我等并不能稍占上风。”

“鱼复兵多,房陵兵少,我若以精兵携干粮奇袭房陵,如何?”

“我闻房陵之将名为阎行,乃韩遂旧将,虽不知其能,可蔡瑜非不智之人,既以其据守房陵,想来定非易与之辈。

阎行据城而守,你若兵少,恐难得胜,你若兵多,若蔡瑜趁势由武关、鱼复两地出兵来袭,你待如何应对?

另,主公与袁术有怨,与孙策更是有杀父之仇,若袁术、孙策借此机会一同来攻,又当如何应对?”

蔡瑁听罢,顿时哑口无言。

刘表见此,问道:“异度,我闻你言下之意,可是要我出兵征讨袁术?”

“主公英明,不去只恐不行,只是,若只主公去,亦非上策。”

“此言何意?”

“孔融此行乃是令天下诸侯共讨袁术,非主公一人也。

主公与袁绍交好,且与曹操、张杨、刘备无怨,可与其四人约定一同出兵,如此,既不会有违天子之命,又不必与袁术鹬蚌相争,使渔翁得利。

此外,刘备势弱,张杨尚未全取豫州,曹操、袁绍地远,若袁术败亡,主公或能趁势取下庐江、九江两郡之地,岂非好事?”

刘表听闻有望得庐江、九江二郡,心中恼意登时散去大半,说道:“异度言之有理,便依此策行之。”

其后,刘表以帐下谋士韩嵩为使者,去与张杨等人约定同讨袁术之事,又叫江夏太守黄祖整军备战,一旦与诸侯约定时日,即刻出兵庐江。

江州,司空府中,蔡瑜正于案前处置公事。

顾雍送来公文,言道经连年干旱,关中可耕种之土地已远不如往昔,纵然有翻车、水车之力,亦难以再复旧日粮产之数,若欲解之,唯有疏通郑国渠、白渠。

郑国渠,乃战国时秦王嬴政使韩国水工郑国所修,可灌溉土地四万余顷,合四百余万亩,秦国因此而富强,方能奋六世之余烈,得以一统天下。

可惜数百年过去,经年累月,如今郑国渠中堵塞泥沙无数,所能灌溉之土地已不足昔日一成。

早在汉武帝时,郑国渠已然堵塞,大夫白公遂谏言,请求于郑国渠之南再修一渠。

此渠修成,名为白渠,虽无法与郑国渠相比,亦可灌溉万顷耕地。

待光武帝刘秀迁都雒阳后,因长安人少,白渠便被废弃不理,至今已有两百余载,若要再用,亦需疏通。

然而,疏通郑国渠、白渠所需人力非小,时日非短,顾雍难以独断,遂于公文中征询蔡瑜之意。

蔡瑜思虑片刻,回复公文与顾雍,言道两渠宜尽早疏通,不需有顾虑。

此外,蔡瑜又叫顾雍征调人力,于不宜耕种之土地上种树,以防土地冲蚀。

所谓土地冲蚀,便是后世之水土流失。

春秋时,关中森林广布,《荀子·强国篇》有言:“山林川谷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