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桓阶诳言巧入城 蔡瑜阵前骂刘表(1/2)
不多久,便有门吏领桓阶来见。
桓阶入堂中,拜道:“我受张府君之请,与张公子一同来江陵相助,愿竭力与诸位上官一同抵御蔡瑜大军。”
刘阖三人皆识得桓阶,忙起身回礼,礼罢,四人坐定。
庞季问道:“伯绪,张府君未经主公相召,便派兵来此,是何用意?”
桓阶忙道:“府君一片赤诚之心,请诸位上官切勿误会。”
韩纯问道:“张府君莫非只叫你与其子来此,并无只言片语相嘱?”
桓阶面现难色,左右看看堂中侍者,对韩纯说道:
“临行,府君的确有些嘱托,却不便为外人所知,还请韩府君屏退堂中闲杂人等。”
韩纯闻言,见刘阖、庞季颔首,便叫侍者尽皆退下。
桓阶这才说道:“府君此次之举动,实是有些私心,欲请托于诸位上官。”
韩纯奇道:“张府君有何请?尽管说来便是。”
“张公子年近而立,其才却颇为平庸,至今尚未为官。府君仅此一子,对其前途甚是忧虑。
此次得知蔡瑜领军来犯,府君断定江陵险固,蔡瑜定然不能建功,故以其子为将,领兵来此。
一则有心相助,二则有意令张公子立下些许功劳,则可作为进身之阶,以得使君任用。
不过,张府君不欲令其子知晓此中内情,我这才先行进城,向诸位上官陈情。”
堂中几人皆出身士族,对桓阶所言之事习以为常,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刘阖笑道:“若是蔡瑜来攻之时,张府君之子能不遗余力,尽心任事,待我返还襄阳时,定会亲自向使君举荐于其。”
桓阶闻言,满脸喜色,谢道:“若如此,我当不负府君之托也。”
于是,刘阖叫人传令,放张怿及千余士卒入城。
其后几日,张怿、桓阶每日领兵,用心演练守城之法,闲暇之时,桓阶又领张怿一一拜见刘阖、庞季、韩纯三人。
张怿生性木讷,不善言辞,桓阶又事前有所提点,故此,于席间,张怿不多言语,只将礼节作足。
庞季、韩纯见此,自觉对张羡之心意多出几分了然,心中疑虑尽去。
枝江。
蔡瑜已然知晓桓阶等人抵至江陵,为得周全,并未立时有所动作。
又等了五日,蔡瑜叫霍峻领旧部守于枝江,自领大军启程,渡沮水,奔赴江陵。
江陵,刘阖三人得知蔡瑜来攻,如释重负:大石落地,终于不必再去空空猜测。
三人并不慌乱。
如今,黄祖得刘表之令,派张虎、陈生领一万兵马来援,已入城中,暂归刘阖统率。
此外,刘阖募兵多日,亦已募得万余兵马。
另有张怿所领千余士卒,再加江陵城中原本一万兵士,合计已有三万余兵,单论人数,可与蔡瑜势均力敌,更不必说,此战江陵为守势,优势显著。
刘阖尚有些许遗憾:若蔡瑜再晚来两三月,其便能募得更多士卒,并有充足时间操练,或许能有反攻之力。
三日后,蔡瑜大军抵至,列阵于城前。
刘阖、庞季、韩纯三人登上城头,眼见城下大军军容整齐、衣甲完备,又军阵森严,韩纯不由叹道:
“我往日只知蔡瑜好行奇袭之事,取益州、得凉州,乃至夺夷陵,皆是攻其不备,今日方知其兵亦强,且看此等军容、军备,虽未交战,便知必是强军。”
刘阖、庞季皆称是,愈加笃定此战只守不攻,切不可让蔡瑜有机可乘。
便是刘阖,此时亦放下心中反攻之念。
这时,蔡瑜叫人上前搦战。
刘阖三人对此不予理会,庞季喝道:
“我主刘使君对朝廷一向遵奉有加,对天子更是赤胆忠心,甚是崇敬。
天子以刘使君为荆州牧,我主便呕心沥血,保荆州一地安平,使万民得以安乐。
刘使君有如此大功,蔡司空不思上奏天子,给予封赏,反而领兵来犯,是何道理?
此举岂不令忠臣寒心,奸贼雀跃?”
蔡瑜闻言,不禁哂笑,自袖中取出一封檄文,召来一嗓门浑厚之人,叫其去阵前宣读。
此人上前,宣喝道:
“刘表为汉室宗亲,受天子之恩,拜为荆州刺史,独揽荆州军政大权。
而董卓乱政时,刘表只图私利,不思救国,手握重兵,却盘踞于荆州,未曾派遣一兵一卒扶助于汉室。
故此,蔡司空欲问,刘表行此不忠不义之事,心中可愧对天子之厚待否?
待董卓伏诛,天子为李傕、郭汜所挟,值此之时,天子不计刘表之罪,反拜其为荆州牧,又予其开府之权,仪同三公,另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