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顺手收了刘璋(1/2)
接下来就没有啥惊喜了,接受初步考核,能认识两百字以上的应募者二十六人贾成统统召入郡府。
没办法,这世道就是这么操蛋,能认识两百字已经算是除了太学生和郎官以外,长安城白身士人当中比较优越的人才了。
三天以后,贾成宣布第一轮征辟结束,他打算带着这些新进公务员前往长平馆,接受具体事务考验。或许这些人当中会有一两个工作能力让自己亮一亮钛合金狗眼,也或许只能在小吏岗位上永远升不了职,谁知道呢?
不过他要是知道李傕会全额支付郡吏工资,一定会后悔招募太少,亏了。
当然在未来几年里,长安城还将发生许多事情,比如李傕、郭汜因为一个很奇葩的原因反目内卷,打的人脑子变成狗脑子。还有献帝刘协趁乱东归,路上饿死了一半以上的朝廷官员,连大汉股肱,执金吾士孙端也摔死在路上。
可这毕竟还有一两年时间,未来这批左冯翊郡吏到底命运如何,包括自己的命运,都不清楚。
至少在历史上,贾诩一直是以孤臣身份活跃在这个时代里,他的家人几乎没有记载。只记得好像几个儿子活的不错,但也是在下一个朝代魏国或者是晋朝时候了。
至于贾诩侄儿,史上从无记载,连有没有都不知道。
不过意外来的非常突然,当贾成快要走到长平馆时,一个年轻人拿着他叔叔贾诩的书信前来找他,希望能够在左冯翊郡府谋职时,贾成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地上了。
“刘璋刘季玉?足下乃是大宗正贵胄,刘益州嫡子,如何会想到左冯翊郡府任一个小小郡吏?”贾成看着眼前这位翩翩公子,大惑不解的问道。
这位可有点吓人,他的父亲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正牌的汉室宗亲,还担任过管理皇族的大宗正之职。
老家伙一贯深谋远虑,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故而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后来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便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到任后立足未稳,便任命“五斗米教”首领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汉中太守苏固。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所以益州如今处于半割据状态。
李傕因为刘焉上奏张鲁阻隔交通,使益州钱粮不能运到长安,恼他心怀异志,正要派遣司徒赵谦率胡才、韩暹二位校尉前去攻打益州。
不过或许是因为刘焉名气太大,还有汉室宗亲的身份,李傕并没有下令处置他留在长安城的妻儿。刘焉长子刘范在北军任两千石的左中郎将,次子刘诞在朝中任治书御史,秩千石,地位还是很不错的。
三子刘瑁,随父刘焉入益州,任别部司马。
就只有这第四个儿子刘璋刘季玉,因为刚及弱冠便逢长安乱起,没有举孝廉入朝为官。
只是尽管刘璋还是白身,但他家世好啊,大汉顶级豪门,根本用不着愁当不当官。
历史上几个月以后,赵谦征讨益州失败,因病致仕。两年后长安朝廷为了安抚刘焉,希望能够得到益州钱粮支持,任命刘璋为奉车都尉,派遣到益州诏谕刘焉。
结果被老银币刘焉趁机留在益州,随后接替病死的父亲,被益州文武官员拥立为益州牧,统治益州二十几年。
“功曹史有所不知,父亲治家甚严,在下与几位兄长自幼熟习家传之学,以匡扶汉室,治国安民为己任。兄长们未及弱冠便出仕,或治军,或入朝为纳言,唯有在下一人在家荒度岁月。听闻功曹史欲屯田左冯翊济民于荒,在下心向往之。无论诸曹清浊,只愿效绵薄之力。”
嚯,这位看来也是一枚热血青年,还没受到社会毒打,一心只想干一番事业给父兄看看。
不过也是,刘璋在整个三国史上也是股清流,真正的仁厚之主。他在益州当政的二十年可不像诸葛亮所说的治政暗弱,蜀中百姓在他的统治下可谓生活安定,富庶远超天下各州。
而且他的爱民政策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受益州百姓爱戴也不是别人吹捧他。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当时城中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够支持一年,官吏百姓都想死战到底。
刘璋却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于是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部下没有不哭的。
而刘备怕杀了刘璋会引起益州动乱,便依然还给他振威将军的印绶,把他迁到南郡公安软禁起来,生活供应一点都不敢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