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语成谶(1/2)
“尊敬的母后,见字如面,些许时日未见,儿子甚为挂念……
又及,请母后代我转告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我的好父亲,儿子不日就将启程……
之后,
……儿此行虽为大义,但于礼法委实不合……故而虽知罪过重大,亦不敢乞求父皇母后之谅解……哪怕父皇母后向来宽宏大量,亦不敢作此想……
紧接下一段,
………千言万语,难诉儿子心中悔过之意,万语千言,诉不尽此时的相思之情。
……万望父皇母后保重龙体凤躯,待儿子归来,必时时侍奉二老身边,日月交替,风雨无阻,不敢懈怠,以表孝心……
此中秋佳节之际,未能与父母兄弟相聚一堂……每每心念切切,便情难自抑,夜夜自伤。
……虽是山高路远,亦可千里共婵娟。
……待儿子与父皇母后相见,还请届时原谅儿子失态,儿子定要膝行上前,伏地痛哭,以赎其罪……”
月上柳梢头,营军大帐内,朱肃咬着笔杆,看着满篇尽是表达自己对双亲思念的文字,陷入了迟疑。
写完家信的他,此时横竖也睡不着,不由起身又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整篇都写着四个字:“跪舔!求饶!”
可万一父皇母后不吃这一套怎么办?
朱肃想起朱元璋那张国字脸,就觉得身下有些坐不住,得回床上继续趴着才能止住臀部突然传来的不适。
而当他想到以往通常都很温柔马皇后……
嗨!还不如想起一直板着脸的朱元璋……
“惨啊!”朱肃嚎了一嗓子。
这眼看着常遇春一天天的好起来,大军也已重新开拔。
可朱肃却高兴不起来。
凯旋归来的大军每天靠近金陵一点,朱肃的心情都沉重一分。
朱肃左思右想,殚精竭虑,告罄文人风骨,用尽毕生所学,写下这篇容易引发旁人不适的家信,心情就如同第一次去文华殿读书烧了宋濂的胡子一样。
他试图挣扎,但注定徒劳无功。
那时的朱肃还不知道,他的每一次胡闹和闯祸,老天爷都在朱元璋的鞋底上标注了次数。
这该死的宿命感!
朱肃现在却是深有体会!
自己一定会挨揍的……
哪怕救了常遇春,也一样如此。
自己和大哥不一样。
父皇母后对自己的期待值其实并不高,目前来看,恐怕这玩意在他身上压根就不存在。
所以,只要朱肃在帝后眼前,随他怎么蹦跶也无所谓。
帝后自会在小惩大诫以后为他收拾烂摊子。
但是朱肃这回不顾自身安危跑出去去两千里。
起因还是自己一时心血来潮……
朱肃捂着额头,他都想不出一个自己不该打的理由。
有些道理和大义,在父母那里是说不通的。
唉……
翌日,大明宫。
刚下了早朝回坤宁宫的朱元璋,就看见马皇后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信一个劲的捂着嘴笑。
朱元璋的目光先是扫了一眼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啄食生鱼肉的海东青,眉毛一挑,知道是这竖子又送信回来了。
“十天半个月才知道回一封信,看把你可的。”朱元璋撇嘴表示不屑,来到马皇后身边端起粥碗喝了一口,见桌上还有一封拆开的信封,上面写着“上位亲启,署名是徐达。”
朱元璋好奇的拆开信件,看了一会儿,眼中满是震惊。
常遇春真的突发恶疾,差点横死?
然后肃儿救了他?
可他是怎么知道常遇春可能有危险的?
结果马皇后忽然笑着扯过朱元璋的肩膀,将朱肃那封觉醒舔狗天赋的家信拿给他看。
“重八,你看看这个。”
朱元璋闻言从善如流的粗略扫了一遍,接着他也忍不住笑了。
“这小子溜须拍马的功夫,比咱手底下那帮大臣可厉害多了。不过——”朱元璋看了一眼桌边的海东青,“臭小子也知道空口白牙哄不咱,这只海东青他送给了咱,再加上他确实救下常遇春一命……妹子,你别说,咱还真不好对他下手了——”朱元璋摇了摇头,自己回头要是揍了儿子,徐达跟常遇春能在他面前把头磕破喽。
尤其是徐达,说朱肃除了救下了常遇春,还出台了防治瘟疫的卫生条例,北伐军中的染疫士兵,按照他的办法管理医治,很快就平复了疫情。
徐达已经向朱元璋进言:他会要求手下的军医将方法整理成册,回来的时候面呈圣上,将来若是地方发生疫情,可供朝廷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