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老太爷的育儿经 (1/1)

2023-05-12 作者: 玄九桂

老太爷的育儿经(1/1)

是夜,老太爷看着书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姑娘大了,要出嫁是拦不住的,那县丞大郎,窈窕世无双,年有二十七八,为人踏实,处事有方,还在本衙户房谋了个差事,人口简单,家业也算有一二,再者二人之前,又见过数面,家庭还虽说不上恩爱,也算是相敬如宾,孩子思想健康,一起结婚生子,也不突兀,总比乱点鸳鸯谱的强,更比之前那个强的不是兴半点。”

祖父识人断事,最爱一针见血致命要害,早年间就喜欢马皇后那样的女子,一辈子没个妾室,生了三儿两女,连带着儿子们也一起有样学样,除了家里这个,外头一个小星儿都不敢有,古代女子大多数十三四岁织布,十四五岁学裁剪衣服,唱歌、跳舞、调香、医术样样来得,自我能背出三百首唐诗时,长姐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闺秀了。

于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长姐月秀,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带着家人给她准备的丰厚嫁妆,嫁给了田家二郎。

三日回门时,夫妻之间虽算不得上宠溺无度,却也是相敬如宾,二人之间有商有量,一团和气。

老太爷欢喜看着下首坐着的大孙女“和气就对了,和气才能生财呢,夫妻之间,整日里吵吵闹闹,男人没个男人样,女人没个女人样,哪里能和气生财。”

长姐温柔绣着手上“二郎虽性子急了些,却是个好人,昨日吏部已派了人报信,不过几月二郎便要去本府县衙任主薄了。”

老太爷笑的很是灿烂“虽是八品芝麻绿豆的小官,没有什么权势,日子过的平顺就很好,每月俸禄禄米十几银子的不说什么,最值钱的便是一百亩桑田。”

长姐称赞道“祖父说的极是,昨个我们夫妻二人想了,我们朝中无人,做官比不得人家,好歹有些家业,做个营生,养家糊口就是我们的本事了,就做杭罗生意,一匹值两万钱,分花、素二种。”

老太爷吃着茶慢悠悠说道“有了计划,就尽力去实现,过程是最珍贵的,最后总结一番,下一次如何开铺子,就会顺畅许多,那便是最大的财富了。”

古代富裕人家收入支出,大致上来源于三个方面,地租、房租、铺子收入,三个来源,作为许家第一代掌门人,祖父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功名,做了朝廷的一个小官儿,虽然官职不大,但他为人非常仗义,豪爽,利用自己的资源,捐助许多有才华有人品的后生赴京赶考,在这些人关照下,许家生意,越做越大,依托中原广阔的资源,许家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与朝廷合作,数次钦加知府衔,今年交折子时候,祖父已是三品荣休,平日里专心一志养育儿孙,不管宅门之事,很得儿媳敬重。

一日,白氏捧着账册子盘算祖孙两代存下来的积蓄倒地有多少,窝在里屋中,听着外头正间二位大人的对话。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咱们这位太子爷,虽受宠,却是狂了点,言语间僭越之语,多有冲撞圣意,更无储君之德,恒王殿下,一母同胞者生,然性温文尔雅,端庄雅正,最要紧的是孝心奇佳,做事稳重,推荐之人,很有治国安邦之才,皇帝也是人,当父亲的,哪个喜欢儿子,天天顶撞自己,没个长进,整日里就知道一亩三分地的长短。”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