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书院(1/2)
放走狸花是项云早就计划好的,白天发现它十分灵活,熟悉地形,又是躲向未知东山群山里,追上难度很大。
第二天,项云起个大早。
先将项家内功练一个周天,在村长院子把剑法熟练度也练一遍。
并不是项云懈怠,只是他发现不论怎么练每天只有第一次练习会增长进度:
【项家剑法圆满:9/100】
【项家内功第四层:4/500】。
在东山村,内功修炼一次增长两点,修炼时他就感觉到不同,更为流畅,也许是山明水秀,远离尘嚣缘故。
辞别了老村长挽留,项云还是选择水路,乘上木船,顺流而下,来时如雨,归去如风。
吱呀打开木院门,插在门缝里的一封信掉了出来,好在项云功法进步,眼疾手快在信封落地前接住。
“项云亲启。”除了这个信封上没有其他内容。
拆开信封,展开里面信纸,原来是书院院长来信,项云这几天忙的忘了自己还在书院读书。
信里内容大致是院长询问他的病情,恢复怎样。
然后就是勉励不可懈怠,骄傲,要一心读书,争取乡试中举,最后让他不必担心盘缠的事,有时间来书院一趟。
择日不如撞日,项云决定趁着这个时间去书院,重新关上院门,向着记忆中书院去。
“东郊菊,西郊竹,城中桂花香~”
踏上去往书院青石板路,一群小孩玩闹穿巷过街,从项云身边跑过,一点也不怕他,即使背上背着剑。
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也没有赶上填饱肚子,于是在这路上项云花几个铜板,在街边小摊吃上一碗热腾腾面条。
“听说了吗?咱大陈又准备要北伐了!”临桌的两人是两文士打扮,其中的中年人说道。
“这太好了,终于可以收复河山,还我故土!”另一个年轻人兴奋的声音很大,引的面摊众人议论纷纷。
听到这个消息,面摊老板面露苦涩道:“不会又税吧?”
年轻文士义愤填膺道:“为国出力,匹夫有责!”
“我大陈每次都信心满满,实际战绩输多胜少,这么多次北伐,割地赔款可不少了。”
一个大腹便便商贾模样中年讽刺道,战火一起,商路断绝,对他影响不小。
“此言差矣,这次北伐有北方单于牵头,也许大有可为。”见同伴被呛,中年文士抛出又一个大炸弹。
“国家要事,你可不能捕风捉影!”商贾不服提醒道。
“此事千真万确吗?王兄!”青年文士也是第一次听,惊讶道。
被称王兄的中年文士,拿起折扇,唰的打开,神情自若缓缓道来:
“几日前,北方单于使者,携数车礼品入我大陈都城邺,全城皆见!”
此言一出,整个面摊炸开,人声鼎沸。
“小友为何如此淡然,漠不关心?”项云另一边一位老者,见他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没有欣喜,反而皱了下眉,疑惑道。
项云心中哭笑不得,总不能说自己异界之人,对大陈没有归属感,于是敷衍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事再起怎么能是喜事?老先生不是也没有吗?”
听项云一席话,老者眼前一亮道:“老朽只是担心与虎谋皮,犹未可知啊!没想到年轻人你还是习武之人看的更深,老朽肤浅了,惭愧惭愧。”
很快老先生面也上了,便停止了继续交谈。
项云风卷残云解决剩下食物,同老先生告别,离开了喜气洋洋气氛里的面摊。
复行一刻钟,项云远离尘嚣来到竹山下,书院建筑主体位于半山腰一片开阔平地。
穿过层层竹林小道,抵达书院大门,牌匾上竹山书院四个大字依旧和记忆中一样一尘不染。
传闻书院初建,一位大儒提笔所书,文气留千古,纤尘不染。
匾下两侧只是柱子,并没对联之类,盖因大儒书匾,书院以此激励学子。只是几百年来,无人能及。
进入书院,朗朗童稚书声飘来。项云成为秀才以后就很少来书院,只是偶尔听先生讲课。
不得不说他一心二用能有这成果,难怪院长十分关心看重,专门寻大夫为昏迷项云诊断。
院长书房空空无人,项云便寻几位正在吟诗作对先生了解到,院长并不在书院中,现在正在山顶小亭摆棋。
竹山并不高耸,反而有些低矮平缓,但离临江县不远不近,正好幽静,不失为一处好地方。
山顶小亭,一碗茶功夫,项云就到了。一位和蔼老人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在亭中棋盘上摆弄棋子。
见院长在认真摆棋,项云并未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立于一旁,观看棋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