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全天下彻底和解(1/2)
“不是有一句俗话,叫做朝中有人好办事吗?”
朱祁钰想了想,才说出这一番话。
“身为武将者,必须要和中枢重臣关系融洽,方能安心于沙场争伐之事。”
“田忌,白起,乐毅,廉颇,李牧,章邯,檀道济,岳飞之所以被排挤,被杀害,都是因为在皇帝身边无得力之人帮他们说话导致”
“所以王骥和王振交好,孤其实可以理解。”
朱祁钰这是在展示他的政治智商。
在明朝历史上,武将想要有所作为,都必须巴结朝中权臣。
明朝能够在战场建功立业的名臣名将,均能与影响皇帝的权臣、太监搞好关系。
像王骥与王振关系不错,王越与汪直关系不错,王守仁与张永关系不错,胡宗宪与严嵩关系不错,戚继光与张居正关系不错。
“如今我大明正是需要将领们杀敌报国之时,若是追究王骥和王振的过往,只会让将士们寒心。”
“若是如此,非国家之福!”
朱祁钰知道,士气很重要。
明朝勋贵武将,已经在土木堡损失惨重。
要是再把王骥给收拾了,那么文臣就会比武将更高出一头。
为了避免明朝太过以文御武,就算王骥是朱祁镇心腹,朱祁钰都必须保下王骥。
只不过这种人,就算不杀,一辈子也不可能再能够进入到权力核心,更不可能踏入京师半步。
朱祁钰还记得,原本历史上可是有一票武将参与夺门复辟。
武将之首的石亨,名将张玉之子张軏张輗兄弟,宦官曹吉祥,会昌伯孙继宗,靖远伯王骥,左都御史萧维祯,右都督孙镗和董兴,都督同知卫颍、刘深,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曹钦,锦衣卫指挥同知刘敬、指挥佥事门达等人。
因为于谦改组京营,兵部掌握了军权,五军都督府的将领被文官全面压制。
所以武将们才想着通过迎立朱祁镇复辟,获得从龙之功,拿回本来属于他们的军权。
夺门之变,可以看做是一些野心家的政治投机,也可以看做是一场文武之争。
只不过虽然武将们成功把朱祁镇再一次扶上皇位,奈何石亨等人后来得意忘形,又被朱祁镇给打压,连累整个武将系统彻底被文官们压在了身下。
而且考虑到湖广乃是天下粮仓,朱祁钰也不希望湖广再遭兵灾。
苏湖熟天下足,虽然指的是苏州和湖州,可只是两个州是不可能真的供应全天下的口粮。
长江中下游,才是大明的粮仓。
“过往王振专权,群臣为了保全自己,不得已向王振低头。”
“孤其实能够理解。”
“要是得罪王振,怕是头上乌纱帽不保,又怎么能够为民请命,乃至造福百姓?”
朱祁钰这话一说出口,在场重臣都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献媚王振的旧事。
就连身为都察院长官的王文,都曾经向王振下跪。
“如果讨好王振的就要革去官职,只怕我大明朝堂将为之一空,也就不用说什么抵御瓦剌,保家卫国了。”
“所以孤在这里颁布一道命令,非有大奸大恶者,非有祸国殃民者,就算有巴结王振的,一律赦无罪,不可再言!”
朱祁钰这是不想把事情扩大化。
“孤常以唐太宗为榜样,今天学的也就是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不计前嫌,以全面和解之策,方使得原本水火不容的秦王府,和东宫、齐王派系不再争斗。”
“因为唐太宗的宽宏大度,所以原本他的敌人,都尽心尽力为大唐添砖加瓦。”
“魏征、王珪、薛万彻、冯立,这些原本东宫心腹,后来可都是被李世民所重用。”
朱祁钰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而且一个上位者,就要有不计前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携冤报仇、睚眦必报,可以是市井之徒,而不能是上位者,还是一国君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孤监国大明,就要以江山社稷为重,而不是党同伐异!”
“古人言君父,天下臣民事君如父,那么君主就要引导臣民,教导臣民。”
“巴结王振,不过是被逼无奈,只要愿意悔改,也没有罪大恶极的,孤愿意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祁钰这番话,让重臣们汗颜。
“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便是上下一心!”
朱祁钰这是为了社会不割裂,是为了整合力量抗击瓦剌接下来的入侵。
要是对于王骥逼迫太过,说不定他会铤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