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党争之祸(1/2)
朱元璋很愤怒。
非常的愤怒。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离谱。
臣子离谱,皇帝更离谱。
他甚至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生气好。
君主想要立谁为储君,那是他的意愿。
而这东林党居然敢堂而皇之的和皇帝唱反调?
如果换成是他手下的臣子敢这般——
九族恐怕已经被诛了十几遍了!
而作为君主,则更为奇葩。
居然足足二十多年不理朝纲,荒废政务!
我的老天!
人一辈子有多少个二十多年啊?
作为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勤勉之君,朱元璋恨不得把时间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用!
更莫要说如今乃是开朝盛世,朱元璋这么做只是铭记本心,奋发图强!
他是从草莽中发迹的皇帝,他其实很明白世人的想法。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你朱重八一个臭要饭的可以做皇帝,凭什么我们不行?
朱元璋的帝位不是什么狗屁顺应天意来的!
是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实力换来的!
所以他时刻警醒着自己!
万万没有想到——
他的后代居然如此的懈怠,恣意挥霍着老祖宗的基业!
自己的后代那个时候已经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他居然还纵情于后宫长达二十多年。
导致整个朝政被各大政党把持,甚至连阉党都能上位!
阉人那都是伺候他们皇室的奴才啊!
身份最为卑贱!
而弹指一瞬间不过两百多年载,奴才居然敢噬主了?
所以才让朱元璋为之气结。
简直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枉称大明矣!
而最为末代大明皇的崇祯最为可怜。
他似乎承受了大明两百多年来所有恶果。
最终,他保留了天子的气节,没有成为亡国之君阶下囚。
这也是唯一让朱元璋没有感到失望的一点。
气愤之后,他显得有些落寞和黯然。
其实大明皇朝后期演变至此,和他这位开创大明的老祖宗也脱不开关系。
制度上,是因为自己恢复了先代的分封制。
经济上,是因为自己推行的税制被钻了空子。
思想上,是因为自己推出的“八股取士”培养出的人才只知道满腹经纶,谋取利益,而不知干实事!
哪怕最后的阉党把持朝政,也是因为自己让太监管辖东西两厂开了先河。
甚至可以说——
除了天灾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老朱造成的。
因为洪武大帝带给过这个国度太多奇迹,留下的背影也太过于伟岸。
所以他留下的祖制,无人敢质疑!
天子的权威是绝对的。
譬如在面临天灾内忧外患之时的,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吗?
其实不尽然。
其实朱元璋和朱明都很明白。
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攘外必先安内”。
对大明皇朝而言,当时最佳选择其实应该先与满清和解。
割地也好,赔款也罢,能平息东北的战事才是关键。
只要东北战事结束,明朝就能腾出手来彻底剿灭起义军势力,从而结束战争。
然后再让国家休养生息,以大明皇朝那么强大的底蕴,只要不发生战争,恢复起来也是非常迅速的。
待到兵精粮足时,收复东北也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这种事情绝不能由君主来提出!
君主是一个皇朝的精神领袖与魂,决计不能向外敌妥协。
这个时候就应当由臣子站出来主和,唱黑脸。
而君主和军方唱白脸,主战。
当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倒向和平的。
因为这样才符合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的根本利益。
既保留了态度,又避免了战争。
只可惜,当时的大明皇朝已经没有这样的文人风骨。
这些从八股取士中培养出来的道貌岸然的读书人只知道满口的道德伦理,当官只为了赚银子。
如那东林党不但没有和君主“打配合”,还在大明皇朝和满清的议和中百般阻挠!
才造就了一个世间顶级皇朝在战争的重负下逐渐枯萎。
随着第三个问题的结束,朱元璋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