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倭国将军的十五万大军(1/2)
锅岛直茂的加入,确实给杨应带来了不少好处。
因为系统对武士的判定和对杂兵的判定不同。
普通杂兵,只有拿起武器或者出现在战场上,才算是倭寇,击杀才能获得奖励。
但是武士不同。
武士家族的人即便放下了武器,也依然可以被系统判定为倭寇。
也就是说,哪怕武士家族引颈就戮,杨应也照得到奖励不误。
利益相关,这就让杨应不得不对倭国武士们下手了。
更何况,王直麾下的海盗,戚继光麾下的募兵,都不是农民出身,没有土地。
大家出来打仗,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过得好点嘛!
铲除了武士,刚好可以把他们手上的农田分给这些给杨应卖命的士兵。
普通的倭兵能分地当上自耕农,戚继光麾下的士兵,更是能当上小田主!
在军饷和土地的双重刺激下,戚家军实力更盛。
就连王直麾下的倭兵们,也一个个拥有了倭国武士级别的战斗力。
短短半年后,杨应成立的新倭国,就拥有了极其恐怖的军事实力。
隈本城。
此刻这座城已经被改名为邪马台城。
这个地名是三国志里的,由于语言不通,倭国典籍里没有出现过邪马台三个字。
不过从今天开始不一样了。
邪马台就是新倭国的起点。
如今邪马台城之下,雄兵集结。
戚继光正在校场上指挥着部队进行演习。
他麾下已经有了两万余明军。
自从听说杨应在倭国给当兵的分地后,无数明国人应征来倭。
甚至由于大明朝廷做背书,不少原先混不下去的闽浙破落户,也咬咬牙,坐上了来倭讨生活的宝船。
杨应对这些明人当然是来者不拒的。
反正他现在手里田多,唯一缺的就是可靠的人员!
毕竟自己的黄巾力士虽强,也就一千人,不可能满倭国跑。
还得靠更多手下人才行。
而在明军的另一侧,王直麾下的三万倭兵也严阵以待。
这些倭兵装备相当精良,虽然甲胄是东拼西凑的,但几乎做到了人人有甲,而且还有五千人装备着缴获来的火绳枪。
王直的海盗旧部,更是一个個身穿杨应给的精良明甲,手持燧发枪,充当军官骨干。
他们的身边往往还跟着一个倭人翻译官——只要是稍微学会一点汉语的倭人农民,在倭兵中就能当上副官,改变命运。
这支倭兵,可谓是凝结了整个九州岛生产力的产物,战斗力相较于同时代的倭兵可想而知。
杨应在邪马台城集结这么多部队,当然不只是阅兵而已。
他要挥师东进,荡平倭国!
四国岛,汤筑城。
此刻这里已经汇聚了倭国众多的诸侯。
而名义统帅这支部队的,不是别的,正是幕府将军足利义辉。
汤筑城中,倭国诸侯们正在宴席联谊。
虽然过去他们互相征伐,但现在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互相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起来。
“将军大人为何愁眉不展?此战我军汇聚近畿、四国和越前等十余路大名,兵力高达十五万!那戚继光不过两万余兵力,此战必教他全军覆没!”
三好长庆哈哈大笑,举着酒杯对足利义辉说道。
三好长庆是当今倭国第一大诸侯,拥兵五万,总领近畿地区,控制着幕府将军,被称为“倭国的副王”。
虽然名义上此战的统帅是足利义辉,但实际上的统帅就是三好长庆。
毕竟除了三好长庆这个倭国第一大诸侯,谁还有能力和地位统帅十五万大军!
甚至就连三好长庆本人,对于统帅十五万大军也兴奋不已。
当年应仁之乱的时候,东军二十多路诸侯也不过十六万人。
他这一次指挥的部队,直逼应仁之乱时的东军了!
这才是真正的倭国副王的待遇啊!
率大军赶来汤筑城的三好长庆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他号称大军二十万,还向攻占了四国西部一些城池的戚继光送去了劝降书。
不是他猖狂,实在是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
根据情报,戚继光不过两万多人,而且大部分是新招募的。
他十五万人,还有本土优势,怎么可能输给戚继光?
但三好长庆的话,却让足利义辉高兴不起来。
本来杨应的出现,是让足利义辉高兴了一段时间的。
毕竟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