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老朱海禁,泉州就偏开了海禁(1/2)
辣椒,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大明的,因此,朱元璋对于这东西一无所知倒也正常。
而且,火锅这种吃饭的形式,实在是新颖无比。
吃个饭竟然还要开着火。
还有,常胜点火的那个东西又是什么?
此时的朱元璋,就像是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看什么东西都新鲜。
“黄老哥,我特别宴请你,是想要与你商议一下茶叶的生意。”
虽然萧枳知道朱元璋手里可能真没有茶叶,但只要朱元璋继续装茶商,那萧枳便不会拆穿他,毕竟茶叶真的会在之后的贸易中有很大占比。
能利用朱元璋赚钱,何乐不为呢?
黄璋有些不解地看着萧枳。
萧枳悠悠说道,“实不相瞒,泉州并没有执行陛下的命令开启海禁以御外贼,反而我泉州与海外有着密切的经商交易往来。
而在这些交易商品中,茶叶无疑有着巨大的利润潜力。”
易携带、易保存,单价价格高,而且在海外很受欢迎,属于奢侈品,奢侈品。
种种条件之下,使得出售茶叶风险低利润高。
可以说是外贸的不二选择了。
而瓷器这类东西,虽然价格也高,但在运输中容易损坏。
不是最佳选择。
“什么?你竟然私自开了海禁?”
听到萧枳所言,朱元璋又坐不住了。
这萧枳怎么处处给自己对着来呢?怎么非要惹得自己生气不成?
海禁乃是朱元璋权衡良久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沿海城市皆要执行。
怎么没有监督到这泉州,这泉州就敢阴奉阳违了呢!
但说完此话,朱元璋立即意识到自己现在是茶商的身份,不该如此生气,便连忙解释道,“萧枳兄弟,老哥咱不是生气,只是觉得陛下施行海禁,自然是有他的考虑的,而你这样做,不是公然违背陛下的命令么?
是不是有些太胆大妄为了?”
“无妨,大明皇帝远在南京,不知道我这泉州发生的事情。”
萧枳的话,让朱元璋表情有些扭曲。
好嘛,这是直接公然忤逆朝廷、忤逆自己了啊!
而且,还在自己面前如此嚣张。
朱棣忍不住了,提高音调说道,“萧枳大人如此张狂,难道就不怕陛下知道后追究么?”
“有什么好追究的?”
萧枳平静地说道,“理解清楚陛下为何建立海禁,便明白我为何私自解除海禁了?”
朱元璋低声道,“我不知,还请萧枳兄弟为我解惑。”
萧枳淡淡说道,“洪武初年的对外经济活动,基本都控制在朝贡体系的范畴之内。
其互市的地点,也被限定在京师或者明朝政府指定的港口。
而前来京师进行朝贡的外国使臣带来的贡物,朝廷是不直接出钱买的,而是采用赏赐的形式给予回赠,并且赏赐的要远多于贡物。”
“不过,朝廷也允许朝贡使臣带着本国土特产,来京师或由政府给价购买,
或者是在朝贡之后,由礼部主客司安排在“会同馆”开市,与京师各铺行的商人进行公平交易。
当然,除此之外,朝贡使者也可以在明朝规定的港口进行贸易,具体事宜由所在港口的市舶司负责。
为此,当今陛下专门在太仓黄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之后,又改设泉州、明州、广州三个市舶司。”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之事,黄老哥应该也知道吧。”
朱元璋可太知道了,因为这些都是他制定的规矩,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碍于自己的身份,朱元璋只是点了点头,装作刚刚知道其中细节的样子,“略知一二,还是萧枳兄弟说得清楚后,我才恍然大悟。”
泉州,在洪武初期便是三个与外国使臣通商的地方之一。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在后来被朱元璋给撤销了。
萧枳知道朱元璋在装傻演戏,继续往下说着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不过,这三个市舶司在洪武七年的时候就被撤销了,与外国的朝贡关系也一并中断。”
洪武七年,也就是五年前。
原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朱元璋这样一听,忽然想到了朱标给他写的信。
朱标说在五年前认识的萧枳。
而且,好像也是在五年前,泉州更换的知州吧,当时也是由朱标一手决策的。
朱元璋看着萧枳那平静的脸庞,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但就像是飘到脸上的蜘蛛丝,明明感觉得到,但好像又抓不掉。
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