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酿酒蒸馏水太深(1/2)
刘正在火柴上面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名下的所有的酒楼的生意都不太理想。
只因为很多酒楼都掌握了火锅城的秘密,就是肉要薄。
火锅自然而然的在东京城所有的酒楼里都搬上桌面,刘正的生意自然就少了非常多。
看着九家酒楼的账本,一日比一日赚得少。
宋二开口道:“东家,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都说日后再说了。”
“切!你个小处男!”
“宋二!”
“你飘了哈,现在竟然敢羞辱我了?”
“没有没有!”
“嗯?你现在竟然敢笑我了,难道你不是了?”
宋二在一旁猥琐地笑着,他没有说话,好像在回忆着什么。
“卧槽!宋二!”
“你是不是去那种地方了?”
“要不然呢,我现在已经是个男人了,东家你还是个男孩。”
“我丢!好家伙,竟然偷偷去耍,还不带我。”
“东家,你之前说你是干大事的人,不能贪恋酒色。”
“所以我才自己偷偷去的,你可不能怪我。”
“怪不得你这几天都顶着个黑眼圈,原来是快活去了。”
“简直赛过活神仙!”
你丫的,算你狠!
再说去尴尬的还是自己,所以刘正收回心神道:“很快就到中秋节了,要不然趁机推出一款月饼和一款新酒吧?”
“啊?东家,你还会酿酒?”
“我不会!”
“你不会?那你刚才又说推出一款新酒?”
“这个后面再说,反正我有办法。”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这两样东西,第一是生意不好,第二是宋朝人们对节日都很重视。
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他就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
所以,每逢中秋佳节,朝廷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场面之浩大,热闹之非凡。
北宋末年的中秋节热闹程度到什么地步?
用几个词便可概括其盛况:不夜城、通宵庆贺、至晓方休。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还有很多好诗佳句都和中秋节有关,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宋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除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之外,宋朝还有赏月、赏桂、赏灯、观潮、饮酒赋诗等习俗。
中秋节在北宋时期逐渐从拜月祭祀演变成了盛大的狂欢活动。
宋人如此通宵达旦地庆祝中秋,跟一个习俗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中秋赏灯。
宋人这里的赏灯,不是指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灯会,这种灯会不是现在元宵节的习俗,那时候的中秋赏灯是指在中秋夜里放水灯。
在夜里,幽暗的汴梁河道,被各家各户老百姓的水灯装点得十分明亮,一道道泛着光的灯河,伴着人们玩乐至天亮。
家家户户的水灯漂浮在汴梁河上,将水道点缀得如同天上的银河。
繁星点点,点亮着中秋夜,也照亮着人心。
这只是东京民间的描述,东京皇城里的盛景,那更是华丽奢侈到极点。
皇宫内布置的更是胜似人间仙境,如此繁华美景,让人如何舍得入眠?
另一方面,宋代的中秋赏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祭祀活动。
除了那河中的花灯,还有一种赏灯,将花灯用绳系在竹竿上,悬挂在高处,比如顶楼的屋檐和露台上。
无论贵贱贫富,每家每户都会在高处悬挂花灯,彻夜发亮,为热闹非凡的夜市照明。
宋人与家人、友人欢聚灯下,一起饮酒畅谈,那满城的灯火,将城市装点得如同仙境。
最有意思的是,民间舞队和卖艺人的杂耍,将夜市的氛围烘托的更上一层楼。
宋代虽然军事实力不行,但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富庶,海内外贸易发达。为中秋、元宵这类佳节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毕竟宋徽宗是一个文化人,这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大臣们取悦他的一种方式。
所以既然要玩就要喝酒,就要吃小吃,所以刘正打算做月饼和蒸馏酒。
据《梦梁录》记载,宋朝那时候的月饼形状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
而且这时候的中秋节并没有吃月饼的习惯,明朝才开始流行吃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