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物开发的现在与未来(1/2)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研团队不得不尝试通过不断改进配方的方式,寻找激活的最佳方案。而问题也就在这里了——他们的进步速度简直如乌龟一般。
1980年,作为Skylake的继任者的Kaby Lake被开发出来,提交的报告表示,能够额外激活大约50%的细胞的恢复能力。
1986年,又过了六年之后,下一代试制品Coffee Lake开发完毕,报告中声称比前代能够激活的细胞数量又增加了35%。
而直到年中的时候(1993年6月),原本计划命名为Cannon Lake的第四代改进药品仍然因为缺乏哪怕最微小的进展,而导致科研团队首脑也被撤换,由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被寄予厚望的宫野志保主持。在她大刀阔斧的项目计划改革下,这一药物的开发工作突飞猛进,在短短三个月之后便完成了第三次改进工作,再一次提高了70%的细胞激活量。但她却也在药物开发中对这条道路产生了怀疑,认为当年的科研团队似乎并不可能通过这类成分实现当初宣称的目的——原因很简单,就算现在,第四代药物也仅仅只能让不超过0.01%的细胞以正常方式工作,与其说是不完善的延寿药物,还不如说是一种精良的毒药。这样的产物无论如何看都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唔……”将笔记的最后一页也阅读完毕,汉斯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文档里简要记录下来的笔记,轻轻松了一口气。
虽然根据记录,这款药物过去的几次改进都花了以年为单位的漫长时间,但实际上,他们真正做到的事情远没有花费的时间听上去那么多——或许计划书写的非常精彩,足够哄骗那些外行上级,但在汉斯的眼里却颇有些花拳绣腿的味道。
根据实际描绘的报告,之前这几代药物在本质上甚至根本就没有区别——作为第二代药物的Kaby Lake在本质上是将四个Skylake分子连接在一起,第三代药物又加入了另外两个同样的分子。而哪怕是最新的第四代药物,说白了也仅仅是通过更加复杂的多重连接来将八个Skylake分子拼接在一起组成的缝合怪物罢了。
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完全可以把八个变成十个,然后就算蒙混过关了?就算不通过这种作弊一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分子也已经是十几年都没有改进过的老古董了,说不定自己可以找到一些能够精简掉的成分……
这大概也是汉斯会被叫过来进行毒药方面的开发,而且也只有他一个人负责这件事的原因——这款药物的改进空间远比乍看上去要大,进一步开发并不需要特别大的人工劳动力。
“看上去,也没有那么糟糕嘛。”汉斯看了看天花板上的灯泡,喃喃自语道。“说不定……我还真的能够做出一点有趣的成果来?”
不过,明天下午和小舟那家伙约好要去参加那个同好会……应该是下午四点左右出发。也就是说,今天不能下班太晚,否则明天会赶不上。
不过,现在才晚上九点二十,稍微把下周来的时候需要做的工作做个计划表,应该还来得及吧?
…………
第二天,清晨七点三十。
宫野志保走在前往机关的路上——和大多数员工不同,她已经习惯了一周七天泡在办公室的生活,所以寻常假期之类的东西对她来说几乎不存在。
感受着清晨的凉风,她的思路放在了自己的药品研发工作上。
想要创造一种具备非常复杂的功能,却又保持足够快的生效速度的药物,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复杂的功能需要更复杂的原子组合实现,而太重的分子却难以通过细胞膜,被全身细胞普遍有效吸收。(事实上,对于毒药角度来说,更重的分子的生效速度也会更慢,最终失去其速度性,而且也不适合作为口服给药)
分子量最好不要超过500,绝对不能超过550。
因为仅仅用三个月就漂亮地在几乎没有增加分子量的情况下又塞进了两个作为有效成分的Skylake分子,完成了药物的改进,她被组织内的大佬们交口称赞。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问题。
这条路,恐怕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尽管已经对连接处的结构一再优化,但最新的Cannon Lake架构的分子量仍然已经达到了470以上,再增加的话就明显超重了。
这样想着,她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虽然那些老前辈说自己的父亲当年就是用这样的架构制作出了颇有效果的初代药品,但志保在看到现在复制出来的性能之后便始终抱有顾虑。这也是她最终决定将过去十几年里一直沿用的,发掘宫野厚司遗产的方案推倒重来,采用另外一种新架构来构造全新的前进模式的理由。
得益于有机合成领域在过去十年当中的突飞猛进,大量有用的,没用的和暂时没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被开发出来,因此她甚至可以在专业程序下访问数据库,对可能能够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