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为什么不成,心里没数吗(1/3)
十一月初,上游开始有大面积的冰块流下来,因为黄河在蔡园子峡突然收窄,兰州河谷聚集了很多冰块,一两天便布满河面,在水流推动上下翻滚,互相碰撞。
忽一日气温骤降,一夜厉风,半夜河面上猛然传来几声巨响,山谷回应,轰隆隆响了好一阵,惊醒了半城人。
封河成功。
河面白花花的一片,一尺多厚的冰块挤在一起,有平放的,有立起来的,有斜插在河里的,有垒成一条一条的,远远看,就像是深翻过的田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有的冰块被推上岸,一堆一堆,有的冰堆甚至有一人多高。
太阳初升,阳光斜照在河面上,胡乱堆砌的冰块亮晶晶的一片,煞是好看。
河是封住了,冰块只是挤在一起,相互连接并不结实,黄河还在冰层下奔流,只要掉下去,再好的水性都没活的可能。
有胆子大的,在冰块间跳跃,踏冰过河,兰州卫在河边立了一排站笼,只要发现冒险者就抓回来关到笼中,但还是有胆大的好汉,经常有听说掉进冰窟窿淹死的。
又过了几日,上游地势陡水流急的地方,冰下的河水淤积起来冲破冰层,摆脱束缚的河水在冰面上蔓延,将那些坑坑洼洼都填平了,寒风一吹,新水老冰融为一体,整个河面像镜子一样平整。
河桥巡检司的官员横拿长竹竿在冰面上来回检查,确定封实后,士兵用锄头铁锹把大块的冰铲平,然后挑着火炉,风匣,用烧红的烙铁烙平凸出来的冰块,清出一条能并行三辆马车的通道,垫上黄土。
于指挥率领大小官员在桥门外举行祭祀仪式,上香叩头,宣读祭文,然后所有官员步行通过冰桥,再原路返回,确认通道平整结实。
冰桥这才算是成了,南北交通又恢复畅通。
每年冬天都是兰州卫最忙的时候,黄河从天堑变成通途,走私的,偷渡的,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过河,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最担心的是蒙古军队突袭,兰州卫把兵力推进到黄河以北的一条城、铁古城、蔡家河、山字墩、沙井驿等燧堡要冲,于指挥直接把指挥使司前移到铁古城,以便扼守要冲、临机指挥。
自从镇远桥拆了就再没见过酒鬼,恰好第二天是冬至,大清早,李大嫂带着孩子们过来,两个女人准备了肉臊子、豆腐丁、胡萝卜丁、金针、木耳、粉条子,还有前一天蒸好的馒头,老金赶着大马车,载着大家向河北出发,两家人要聚到一起吃头肴泡馍。
远远看到对面的山沟里有好几处烟雾升起,不像炊烟,是不是着了山火,但守河的士兵却是见怪不怪,打听才知道是黄河北的移民在烧炭。
方生对这个很是稀奇,并没有和大家一起进医院,而是跑去看烧木炭了。
到了王保保城,见酒鬼红光满面,一点都没有想象中的憔悴瘦弱样,李大嫂明显有些不快:我们一天到晚地担心你吃不饱睡不好,看样子是多余担心了,你小日子过得不错啊。
酒鬼哈哈大笑:还真是,本来担心一到冬天病人会增多,结果天气一冷下来反而越来越少了,我们是越来越闲,没事干就和李千户到九州山沟里打野味,天天吃肉啊。
李大嫂白了他一眼。老金好奇李千户是谁。
酒鬼道:就是原来的李典仗啊,甘肃镇把这批移民编为一个千户,托给兰州卫管理,但具体的负责人由甘肃镇委派,他对这批移民最熟悉,所以就把他升成千户了。
说话间李玄宗拎着几只兔子进来,一进门就嚷嚷:这些天吃烧烤都把人吃疯了,两位嫂子一来,终于能换个吃法。
两个女人笑着接过兔子下去收拾。
大家向他恭喜。
李玄宗笑道:这算什么,我从当兵的那天就知道肯定能成为千户。
酒鬼笑道:就吹吧,怎么不说你能成将军呢。
李玄宗一愣,赶快呸了几下:你说得没错,我一定能成为将军。
等方生回来,头肴汤已经熬好,还有一大盆红烧野兔,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得很开心,尤其是孩子们,争抢里面的兔腿。
李玄宗学大家的样子把馒头掰进头肴汤,奇怪冬至为什么吃这个。你们北方不是应该吃饺子吗。
方生笑道:混沌初开,可不就糊里糊涂的。你老家冬至节吃什么。
李玄宗道:小葱烧豆腐,还有炖老母鸡。
李大嫂道:还是你们南方条件好,兰州哪有这条件,有头肴汤喝就不错了。
李玄宗尝了一口道:味道不错,不比鸡汤差,其实兰州就是冬天冷了点,其他都不错,有山有水,山上有林,河川种地,比其他地方好多了,别说宁夏甘肃那些本来荒漠的地方,就绥德卫延安府那些地方现在都成光山秃岭了,听当地人说,以前满山的树林,现在不剩几棵了,全让砍完开荒了。
金花拎着个兔腿问:山上的树全砍完了怎么办,光秃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