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争暗斗,三公子夜半问道(上)(1/4)
入夜,齐国王宫灯火连成一片,往常这个时候没那么多人,而今夜则不同,吴统领奉诏令带着三公子连夜赶回都城后直达王宫北门,这一路颠簸,连换两匹马,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下马后急赶到偏殿书房等待召见,这会才终于算是喘上一口气。三公子这会有些羡慕哪些送军情密报的驿卒,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可以骑马入宫,说来说去还是自已平日间懒散惯了,加之很少夜晚入宫,且还是小跑着进来的,可累得够呛,他大概估计了一下,从王城北门到内城,然后又绕过议政大殿来到偏殿,差不多就有两里地,年老一些的大臣参加朝会时,即便是走正东门到议政大殿的直线也得歇三回。
结果,两人正襟正襟危坐等有足足两个时辰,值守监官尖细的声音才来传话道:“王上正在议事,吩咐招妹三公子明日早朝后前来请安”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三公子每次听小鸡嗓门的太监喊“招妹三公子”便会强忍着脸上的不自然,当习惯之后,便会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周围,便会发现两旁的卫兵捂着嘴在咳嗽,地上趴着的宫女虽然看不见脸,但身体在筛糠似的抖动,不用问都知道,所有人在听到“招妹”这个名字时,都会有忍不住想笑的冲动。再说这个破名字是谁取的,自然是齐国公所取。
三公子一听明日请安,就知道父王一时兴起急诏自已回宫,但过后又忘了,这个时候他喝酒正在兴头上,所以就又和以往一样,敷衍了事改成明天,说来说去,谁叫自已的夫人不争气生了个女儿呢?三公子笑着告礼后和吴统领便又原路返回,一路上三公子始终面带笑容,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从进北城门的那一刻,便开始面带笑容了。生在帝王家,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管是难过还是高兴,即便是有人把臭鸡蛋扔在脸上,你也只能笑,这是母亲从小就教给三公子的道理,也可以说是生存准则;吴统领则有所不同,哪怕是遇到比招妹三公子这种破名字更搞笑的事情,他也不笑不说话,你可以说他是面无表情,生为禁卫军统领,他们的一切都只能属于王上,不允许带有任何的私人感情,哪怕这是表面上的。
自已的痛只有自已知道,这里头的道道说来话长,三公子的母亲姜王妃,出自齐国两大世族之一的姜氏,其父是护国大将军姜成,姜王妃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在军中任职,姜氏一族在当时可谓是名门望族。三公子出生的那一年,楚人来犯,姜成战死,两个叔伯也先后获罪免官,至此姜氏一族家道中落,这个中的曲折,外人无从得知。
两人刚走到内城监,不巧迎面撞上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左右十来个带刀侍卫,后面跟着一顶小轿,刷!风声起,马上之人一个翻身下马,动作利落,潇洒之极,随后哈哈大笑道:“我说黑夜中墙角边上那个身影是谁呢?原来是招妹小弟呀!好久不见又长高不少,怎么?又去哪个山头转悠啦?”来人这话戏谑之中带着几分亲切,又仿佛是久未见面的老友一般。
三公子为示郑重,向前走了两步,也面带笑容,正身拱手行礼道:“二哥!小弟我闲逛惯了,久未去府上拜会,惭愧得很!”
一旁的吴统领上前跪拜二公子,和拜见三公子时一样,人虽是跪着的,但神情中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倨傲,二公子似乎到这时才看清地上的人是谁,表情不自然的愣了一下,随后很和气的说道:“原来是吴统领,快快请起,本公子一时走得急倒是没看清。”
吴统领依然是面无表情,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好像一切都和他无关一般,默默站到一旁,四周静悄悄一片,就剩下三公子和二公子俩人在笑,笑得很大声,也很尴尬。俩人打完哈哈,只见二公子回过头看着身后的人,拉长脸骂道:“一帮蠢材,王宫之内谁让你们带刀进来的,即便是我骑马,那也是奉了父王的旨意办事才敢如此,全都给我滚出去,要是让死瘸子得见,他又会乱咬人了。”说归说,骂归骂,三公子和吴统领自然知道这话是骂给谁听的。
二公子转过身,换上一副笑脸道:“我有公事在身,该日再聚”,说完带着那顶小轿匆匆而去。吴统领这时也和三公子告别,临走的时候似乎想了想,回头对着三公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三公子终于是长大啦!”
三公子笑道:“承你吉言”,随后则转身向内城望去,他一向眼尖得很,二公子此去的方向不是议政大殿,而是后宫。
“呵呵!父王还真的很忙呀!”
再说后宫,齐国公怀中坐着美人,右手端酒杯,左手握着一张拖到地上的金帛诏书,大堂下则是一群花枝招展的歌妓伴着丝竹声翩翩起舞,可笑的是,歌妓当中却是混进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来,身穿粉红长裙,长着一撇小胡子,脸颊上打着腮红,此人笨手笨脚的跟着瞎比划,把歌妓们带得一团乱,最可笑的是这个人不知道是真瘸还是装的,每走一步拐一下,然后身体跟着一扭,把齐王逗得哈哈大笑,浑身直颤抖,酒杯也掉到地上。舞毕,歌妓退走后,齐国公此时才渐渐停住笑声,清清嗓子正色道:“难为志统我儿有这份孝心,这份述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