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抉择(1/2)
“老师,你二十三岁就封笔不再作诗,这也未免太遗憾了吧。以您的天赋,若是在文学道路上继续下去,我云国定当出一位文坛巨匠,举世为之瞩目!”
昨日一场朝堂论辩,让素来自视甚高的百官尽皆拜服。现在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刘明依旧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何谓舌战群儒,气冲霄汉,高谈纵论间,宵小之辈灰飞烟灭。那叫一个痛快酣畅,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想到老师在文学上如此出众,天赋过人,却偏偏在二十三岁,这般年轻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封笔。这不仅让人震撼不解,更多的还是遗憾惋惜啊!
“要说我封笔的原因,大致上有三点。
一是迫于生计。生而为人,衣食住行,缺一不可。怎奈物价年年高涨,唯独工钱波澜不惊。更离谱的是,部分作坊的时薪还在降低,今年甚至降到了十个铜板以下。
尤其是为师心善,最不忍见寒冬街头衣着单薄的小姐姐受苦。若是没看到的话,眼不见为净也就算了。但是,遇上了也是缘分,若不接济一下,难免过意不去啊?
写诗,眼下这个年头,文采再好没有背景,有个屁用?写小说还能赚点米钱,写诗,怕是连笔墨钱都赚不回来哦!”
“没想到老师你如此具有爱心?”一旁的刘明听得感动不已,眼角含泪。
施钟云老脸一红,思来想去,还是不给他解释其中真相为妙。
“二是迫于形势,羞与为伍。眼下的诗坛实为屎坛,什么‘梨话体’‘羊高体’‘乌轻体’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近来又现‘屎鸟屁’体,后来居上。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悲哀的。居然还有不少文坛大佬,为一己私利,厚颜无耻,大力洗白赞美这些作品。试问文人失去了风骨节操,那还能算是‘人’吗?汉末清流,崖山绝唱,难不成,真成了千古绝唱?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象眼下云国的整个文学界了。
原本梨园行藏污纳垢,实属正常,毕竟戏子无义,难付真情。可是,事关教育,干系国家未来的文学界,变成了魑魅魍魉的腌臜之地。何其可笑可耻,可悲可痛!”
刘明陷入了沉思。他的前几任老师,皆出自文官团体,自然不可能和他探讨眼下云国文学界之诸多黑幕丑态。
“这第三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觉得眼下的云国,是需要一个舞文弄墨的文学大师呢,还是安邦治世的大才呢?”
“于是乎,这才有了老师的旷世巨作《谋略学》!”这样说来,刘明觉得老师放弃诗词文赋,实在是太对了。
“我身边之人,尽皆嘲笑我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熟不知‘位卑未敢忘忧国’,国破家亡之际,受苦的只有底层的百姓。
试看二毛,战争一爆发,国内富豪权贵跑得比兔子还快。古往今来,如出一辙。
正如谭小同有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若没有那些先驱伟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何以拨云见日。
如果,云国十余亿人,皆抱着‘枪打出头鸟’的心态,贪生怕死,安于现状,那么现状永远不会改变!
我这《谋略学》,原本是写给几十年后的后人的,期望那时有看过此书的人,坐上了那个位置之后,能够安邦兴国,统一天下。
幸运的是,云得遇陛下,不用遗憾终生!”
刘明还在吸收感悟这庞大的信息量,却见施钟云自嘲道。
“别看我写了足足两百多首诗词,但其中大半价值一般,甚至部分称得上是垃圾罢了。
说起来,写诗不过是太学时一时兴起的玩闹之举,多是存了年轻人装笔爱卖弄的心态。眼下回看部分作品,实则满满的中二羞耻感!”
刘明还以为是老师过分谦虚,正想美言几句。却见另一边的施钟云已是平复情绪,端正态度,开始教学了。
“好了,八卦就到此为止。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老师,难不成,今天要学《谋略学》第一章的‘正名篇’吗?”
刘明这些时日,疯狂沉迷于《谋略学》一书,废寝忘食,翻阅了十余遍,几乎到了可以倒背如流的地步。但是,书终归是死物,怎么比得上作者当面传授来得宝贵呢?
“书是死物,人是活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你想了解《谋略学》一书,日后我定会倾囊相授。但是,眼下云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首要的是改善这般现状。”
“老师,我也想改变啊,可是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刘明一脸颓废地答复道。
“我问你,你觉得云国和列强的政只制度、统只体系孰优孰劣?”
这是老师存心要考校自己啊,刘明不敢大意。虽然他出于民族自豪感以及自尊心,想要说是云国更胜一筹。但思来想去,尤其是深知老师喜欢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