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仇(1/4)
夜晚,洛阳晋王府。
这个国家实际的最高掌权者晋王司马昭正与弟弟司马亮在内室商议东吴孙皓送来的那封信。
“东吴送来的这封信,你有什么看法?”
“那孙皓看到了蜀国的灭亡,惧怕我们,但又不愿退居称臣,表面修书交好,实则是在试探我们。我听说孙皓弑母杀弟,在江东很不得人心,为人聪明,却无大的志向,对我们构不成威胁。”
司马昭点点头,说道:“吞并西蜀以后,我们实力大增,我想趁这个机会南下伐吴,立不世之功。”
“伐吴这件事,兹事体大,还请三思!孙皓虽然昏庸,但君臣矛盾还没有凸显,且还有丁奉、陆抗等名将,此时伐吴,只会让他们君臣团结一心,当年曹操挟天子率百万之众尚且过不去长江,此时我等也不应冒这个风险。孙皓暴戾,君臣难以同心,久必生乱,不如东吴内乱以后,出三路精兵,一支由西川向东,一支由长安南下,一支直抵建业,顺势而为,则大业可成!”
司马昭笑道:“那蜀国未灭之时,尚有姜维、诸葛瞻等名臣,又如何?我知道朝中依然有人对我心怀不满,想要名正言顺地替代魏国,就要敢于冒这个风险。乱世之道,谁能统一天下,谁就是明君圣主,被后世称颂!”司马昭思忖片刻后说道:“我意已决,调羊祜去荆州练兵,两年之后发兵灭吴,一统天下!”
司马亮知道司马昭向来谋大事不谋于众,决定好的事情轻易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想到这里,司马亮把自己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能同意司马昭的意见。
“说说我那两个儿子吧!你看长子司马炎如何?”
“司马炎宽而得众,宏略大度,如今被封为晋王世子,我觉得堪当大任……”
“司马攸如何?”未等司马亮说完,司马昭打断了他的话。
司马昭刚刚立司马炎为晋王世子,但司马亮知道,司马昭偏爱于次子司马攸,对于司马昭打断自己话的用意,司马亮岂能不知?但他需要让司马昭知道,在继承人这件事上,群臣大多是力保司马炎的,然而这句话,司马亮不能直说,只能一边揣测,一边琢磨。
“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礼贤下士,乐善好施……”司马亮一边说一边暗自观察司马昭的脸色,见他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只得继续称赞下去,“且博览群书,能作文章,又有至孝的名声,将来也会是一位贤王。”
“嗯。”司马昭点点头表示同意,“我记得我的兄长病逝时,司马攸年仅十岁,在葬礼上哭得令人动容,连我也被感动了,之后他亲自侍奉我的兄嫂,无微不至,可谓至孝矣!”
“是。”司马亮表示赞同。
“假如,改立司马攸为晋王世子,你觉得如何?”
司马昭的这句话如同一个霹雳,打得司马亮措手不及,司马亮早已将自己所有的政治筹码压在了司马炎的身上,所以他绝不能让司马昭废长立幼。
司马亮劝阻道:“司马攸虽贤良,但毕竟年轻,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天下纷乱已久,实在不宜重文轻武。况且司马攸名义上是您兄长的儿子啊!”
“这个天下本来就是我兄长的天下,立司马攸为晋王世子也名正言顺,且好战之君主,未必能使国家变得强大,正因为天下纷乱已久,我才想要立司马攸为继承人啊!”
司马亮再劝道:“无故废立世子,是国之大忌,即便立司马攸为晋王世子名正言顺,但是司马炎并无过错,无故被废,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而且还可能给国家埋下祸患!”
司马昭点点头说道:“你考虑的问题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想要伐吴,并且将伐吴这件事,交给司马攸,如果他做得好,群臣敬服,我立他为晋王世子也就顺理成章。如果他做得不好,那我也就会从此打消这个念头!”
“还是兄长考虑的周全。”司马亮知道再劝无用,只得退而称是。
司马昭看了看司马亮,嘱咐道:“这件事不可对任何人说,夜深了,你回去吧!”
“臣弟明白,臣弟告退。”司马亮说完依礼退下。
司马亮出府后,在车上换了一件衣服,然后命马夫驾空车回府,自己连夜徒步赶往晋王世子司马炎的住处,好在司马炎住的地方并不远,他要尽快将此事告知司马炎。
司马炎把司马亮请至内室中,在听完司马亮话后,司马炎平日里炯炯有神的双眼,霎时间变得黯淡无光。
司马炎问道:“父王伐吴之心意,是否能够改变?”
司马亮答道:“当年他力主伐蜀,群臣反对,其结果你是知道的!”
“那伐吴一战,败了还好,倘若胜了……”司马炎没有往下说,琢磨半晌,反问司马亮道:“叔父觉得伐吴胜算几何?”
“之前伐蜀一战,军队没有太大的损伤,吞并蜀国以后,反而使国力大增,依眼下的情势来看,吞并吴国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