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在路上(1/2)
接到了圣旨,收拾了两天,也就得开始启程了,再不然,李二再改变主意,那就不好玩了。
在这里呆了半个月,别的不说,海鲜倒是吃了个够本。
小玉临走还打包了一大包油炸螃蟹和皮皮虾,说是要在路上吃。
这种生物看起来是有点可怕,但是美味有时候真的不在意外观。
小绿倒是表现得有点兴奋,说是可以见到杨妃了,可以把这些天捡的贝壳拿给六皇子玩了。
真是搞不懂,到底是自己的妈还是她的妈?
或许是她在长安还有些什么牵挂的人,为保持自己的成熟稳重,李恪没多问。
高勇拿着他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游标卡尺,大喊此行不虚。
却是被黄文杰他们无比鄙视,甚至直接用木头做了个更轻便又好用的卡尺。
这使得高勇在众人面前立志,回到长安后,定会做出更好的卡尺,远比木尺精确耐用,要一举征服这些只会玩木头的木匠。
在李恪个人看来,团队内部有些良性竞争是好事情,可以共同进步,所以从不出言阻止,只是时不时透露些新概念刷点赞美值。
黄文杰陈功他们按李恪的要求用木头打了个海船的模型,不大,就半米长,看起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但是如果要把它们放大一百倍,那难度就不是一般大了,工程量巨大不说,木材也不好找。
李恪觉得自己还需要找一些熟练的造船师傅。
所以这些随行的木匠后来被打发去打造木桶,算是为盐厂出一份力。
出发前,整个石落村都过来送行了,村长杨老大更是送了李恪满满一车咸鱼。
有了李恪拿出来的尼龙网,捕鱼的效率比原来高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还不用担心被腐蚀,天天可以用,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能打到足够的鱼,再加上有了盐厂产出的盐,杨老大大有把这石落村变成一个咸鱼生产产业链,从捕捞到处理到成品销售....
李恪压根就没想在这上面参和,赚钱的路子多着呢,没必要和这乡下老头争几条咸鱼,掉份。
于是,李恪和杨老大说了一些道别的话之后,一行人便开始浩浩荡荡踏上归途,只留下一个管事负责管理盐厂的事务。
——————,
热闹了一阵子的石落村再次恢复原来的宁静,只是村民们的生活已经被默默地改变。
只是多了一个盐厂,每天清晨,便有着相约去上工的人,他们不再像以前那般,每天茫茫然,自己都不知道忙什么,然后一天便过去了....
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早起去盐厂做工,晚上回来,把打回来的鱼按工序处理,就连老的小的也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交通便利了,杨老大三天两头便骑着头小毛驴往集市跑,说是卖咸鱼,其实少不了带了那几分卖弄的心思,毕竟这一来回得要好几个小时。
虽说到了集市里,他还算是乡下人,但是手里有了点钱,再加上多多少少涨了点见识,在‘海产品夜间加工基地’里干活时,依老卖老的他总是掌握着发言权。
“吴王殿下可是说了,小孩子要读书写字才能有见识,我合计合计,咱们把这一批咸鱼给卖了,能换上好些银钱了,这钱咱们都先别分,拿来建个学堂,再到集上去请个先生,让咱们的孩子能读上书,将来长大了才能给王爷帮得上忙....”
“二娃子,待过了雨季,到集市上去请几个工匠来修个新房子,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盖个房子娶房媳妇了,改明儿吴王殿下再来的时候,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杨阿狗,回头和你们家媳妇说说,别让小孩到处蹲坑,丢人现眼的,学学人家吴王殿下的人,那都是围起个地方,还分了男女,要不咱们村里也照着弄一个?积下来的肥还能种地呢...”
在不知不觉中,小渔村的生活在一点点改变着....
————————,
回长安的路上,有着很多沿途的官员在路边迎接。
迎来送往,本是官场常事,但是李恪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不同。
这些人都有个特点,带着一大群人,在离城镇几公里的路边摆好桌子,然后等到自己一行车马快到的时候,载歌载舞。
一个两个就算了,这都几乎搞成仪式了,迎接者们排列成行,互相牵手或搭肩,动作不多,主要是脚下的舞步变化,边歌边舞....
连李恪都弄不清楚,这是什么时候搞出的风气?来时怎么就没有。
临别时,看到那些为首的官员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样子,又是觉得过意不去,只得顺手到杨老大送的那车咸鱼里掏了几条给人送过去。
怎么说也是给他们带了点土特产。
至于他们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