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静待余年(三)(1/2)
图书馆位于省城东南,是一幢十二层的巨型建筑,在省内规模最大、藏书最多,也是多家媒体的集中办公地、各类文化活动的聚集地。依乔着急地穿越过馆内来来往往的人群,根据路标指引找到电梯,她的身影明媚风光、一闪而过。
七楼,宣传厅近四百个位置座无虚席,连过道也被席地而坐的学生和家长填满。宣传册和笔记本被当作扇子在人们手里摇晃,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依乔索性盘腿坐在人群最前面的一小块空地上,这个位置已经贴近讲台,以致于她要最大程度地后仰身子抬起头,才能看到讲台上的人物。
萧梓舟穿着白衬衫,挺刮的白衣与他乌密的短发、坚毅的眉眼相得益彰,依乔看着他,心头浮起一句诗,却又立刻不好意思起来: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萧梓舟早已看到雀跃而来的依乔,二人相视而笑。
萧梓舟两侧分别是文理科状元常思君、丁青阳,另一位吴蜜经自主招生考试,以综合得分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被九八大学提前录取,她和萧梓舟一样,作为多样化招生政策的代表来参加交流。
常思君是个“名人”,依乔早在小学时便对她有所耳闻。她除了学业成绩优异,同时还是国家级优秀少先队员、游泳国家二级运动员、省级“三好”学生,她钢琴达到业余十级水平,曾在省级庆典上演出;她形象好、气质佳,曾是重要会议上为重要领导献花的代表……今天,依乔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常思君本人。只见她穿着一套白色连体网球裙,麦色皮肤透着健康的光泽,舒展的四肢彰显着高挑健美的身形和平稳淡然的心态。她静静地坐在萧梓舟身边,沉着和礼貌中透露着冷淡,与台下的热情与迫切形成了一种几乎跨越阶级的对比。面对观众及主持人的提问,常思君像是早早准备好了答案——她把自己所有的成就毫不吝啬地归功于她民主、和谐、充满关爱的家庭——她的父亲是省立医院的外科主任,母亲是省立大学的副教授,而她将要奔赴九八大学读金融,理想是成为银行家。
第二个发言的是丁青阳,他还不到十七岁,身形尚小,留着板寸头,是个黑灿灿的小男孩,但嘴角已经迫不及待地冒出了胡渣子。说话时,他突兀的喉结在单薄的脖颈中央一上一下,反而显得稚嫩。和往年理科状元不同,丁青阳没有金光闪闪的竞赛履历,没有特长项目带来的加分,但是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均获得满分。他稚气未脱,认真而少语,严肃且谦卑。从他简洁的回答中人们得知,他来自南部山区,是县城历史上第一位省状元;他的父母曾是县里老矿厂职工,父亲的工作是挖矿,母亲则在厂里食堂做饭打工。在他出生后不久,工厂改制,父母双双下岗,父亲又因长年做工留下了慢性肺病,无法出城打工,只得在亲戚的帮助下,在高速公路边开了一家小排档。丁青阳没有上过幼儿园,四岁直接在当地小学入学,中考之前他的成绩都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直到进入县城高中,他似乎才找到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不过,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能凭裸分成为省“状元”。这次,他选择了幺幺大学“领航基地班”,和萧梓舟一样。
丁青阳很受欢迎,现场和网络上关于他的问题很多,但时间有限,主持人不得不按照流程切换到萧梓舟和吴蜜,来自观众的问题与热情就此减退了下来。
依乔有些失望。全省共有将近七十万高中毕业生,全国所有一流高校总共录取约两千人,自主招生录取不足百人,竞赛保送只有二十人。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每条路都有各自的难处,自然,也有各自的光荣。但从现场的情况看,考试依然是通向罗马的“主干道”,吴蜜和萧梓舟受到的关注远不及两位“状元”,交流会全程只有两个小时,他二人说话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十五分钟。
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已是正午,落地窗外的阳光照得一切事物都白晃晃的。厅内的人群还不想散去,巴巴地寻找机会上台,和“状元”近距离交流。只是,常思君悄无声息地从后台溜了,丁青阳是由县政府的领导陪着来的,他被护送着赶往下一个交流会。
萧梓舟和沈依乔从台上台下相向而行,吴蜜在半路中迎上了依乔。
吴蜜身着海魂衫与背带牛仔裤,个子不高,一头齐耳短发轮廓流畅,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她白皙红润的圆脸蛋。她长在省城,父母皆是宜田人,巧的是,她与张致是姨表兄妹。
“你是那个姐姐还是妹妹?”吴蜜的声音和她的外形一样灵动,她没有注意到背后的萧梓舟,只是笑脸盈盈地仰头看着依乔。
“她是姐姐”,依乔还没来得及回答,萧梓舟已来到两人身边。
“喔,你是沈依乔,你好呀!听说你是宜田状元,那么你也会报名九八吧!我们会成为同学喽?”吴蜜的热情没有被萧梓舟的唐突打扰。
这个问题让萧梓舟同样看向了沈依乔。
看来萧梓舟和吴蜜都是自来熟——依乔想——但她自己不是,初次与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