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探花郎难道您只会空谈吗?”(1/2)
朱棣巡视了一圈集中营后非常满意,不过在离开前突然问了一句。
“本王记得你还没有任何的管制吧。”
“正是。”杨彦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
“哦,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燕王府的长史了。”
“长史?可是这些已经铺开的摊子怎么办?”
杨彦有点抗拒,老朱时期的王府长史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无妨,你只管忙活煤矿和直沽的事情,无需进王府做事,俸禄照领,人数依旧听你安排。”
朱棣的条件十分的优越,甚至可以上升到信任这一层面,杨彦并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如此,学生就谢过殿下美意了。”
“宁安啊......”
朱棣看着作揖的杨彦,突然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你应当今早追随本王的。”
“学生此时不正在追随殿下的路上吗?”
杨彦微微一笑,反问了一句。
朱棣紧紧盯着杨彦,半晌后突然放声大笑,揽着杨彦就往外走。
“走,与本王喝酒去,本王这里还有许多事要于你请教。”
……………………
朱标赶到北平了,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众将进行嘉勉。
随后又与众将商讨了再次出征的计划,意图一举摧毁北元。
之后单独见了冯胜一面进行安抚。
原因也很简单,在打破辽东元军后,冯胜立刻就被人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弹劾。
朱元璋也抓住这个机会削减了冯胜在军中的影响力,让他交出了大将军印。
而交给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朱标。
属于冯胜的辉煌时代就此过去了,只不过这样的落幕多少显得有些不太光彩。
而在处理完北伐之军的事务后,朱标又立刻召见了朱棣以及杨彦。
辽东的二十余万战俘也是朱标的关注重点。
于是杨彦就跟在朱棣屁股后面,前往拜见朱标。
对于杨彦来说,这个从未谋面的太子给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至少对待兄弟时,是诚心相待的,并不拿出太子的架子来彰显身份。
或者说,在兄弟面前他的身份只是兄长,而不是太子。
这让他与众兄弟的关系总是十分的亲密。
而对于杨彦这个外人,朱标也表现的很是平易近人,询问了许多关于他的情况。
尤其是夸赞豚饲料以及纺织机的巨大作用。
虽然其中多半只是客套的话,但是总算是表现出来了一种亲近的态度。
不过跟在朱标身后的那个人可就不这样了。
他从头到尾冷眼看着杨彦,脸上甚至能够刮下一层霜来。
面对杨彦,也是鼻孔看人,一副不屑与之交谈的样子。
杨彦也毫不在意,对于与他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漠视就是最好的态度。
随后,杨彦就开始详细的介绍他对于这些俘虏的改造。
朱标的听的很是认真,而身后那两人则是眉头紧锁,脸也拉的老长。
果然,在杨彦大概讲解完后,那就上前一步在朱标身旁躬身道
“太子殿下,此方略实在是一派胡言,如此下去必让草原牧民与我大明离心离德。
臣请治杨长史之罪。”
“探花郎,太子殿下还未发话就在一旁嚷嚷要治寡人之臣的罪,你似乎管的太宽了吧。”
朱棣似乎对这人看的很不顺眼,冷笑着说道
“燕王殿下此言差矣,北伐,是蒙人归顺乃是大明国策。
但杨长史之策显然只是为一己私利考虑,如此下去必将逼反已有归顺之心的蒙人。
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自是要挺身而出。
如有不敬之处,还请太子殿下责罚。”
杨彦就在一旁听着,知道朱棣叫他为探花郎,杨彦才知道这人就是黄子澄。
明初著名的废物点心,野心与能力极不匹配的废物。
不过,黄子澄对于朱标还是挺了解的,此刻就在充分利用朱标宽厚的性格。
果然,朱标没有处罚这个学富五车的探花郎,只是让他给朱棣赔罪。
然后黄子澄就继续盯着杨彦,肚子里准备了一大堆的话准备驳斥。
不过杨彦才没工夫和这样的家伙浪费口舌,于是直接起身对朱标拱手道
“太子殿下,多说无益,不如我们实地去看看如何,集中营就在不远处。”
“如此也好,百闻不如一见,孤正好也去活动活动腿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