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黄衣(13)(1/3)
门外排着三匹高头大马,见到门开,马上三人皆翻身落下,紫衣打眼看去,果然不出意外,便是老车、郭将军和那位孙小哥。
紫衣同青衣低声讲了两句,青衣点点头,上前施礼道:“三位请一齐进来吧,官府之案的详情,不能落入闲人之耳,郭将军和孙小哥,都请进院来叙。”
老车将三匹马也牵进了院子,自去喂料照看。
郭兴抱拳还礼,孙小哥不再嚷嚷什么“万事皆可公开”,反而一脸肃然,乖顺地跟在郭将军身后,亦步亦趋,进到院里。
赤衣和紫衣端出一张小桌,两张木凳,放在厢房花窗对面。
褐衣从厨房里端出两盘小菜,两壶米酒,搁在小桌上,道:“远来是客,吃点喝点吧。”
郭兴和孙小哥坐下来,各自倒了一盏酒,先对着雪衣敬了敬,然后一饮而尽。
雪衣问:“京城里,已得着边塞的消息了吧?”
郭兴点头道:“门主布的好局。帅府和四方县都来了信,就在青衣姑娘和赤衣姑娘离开的第二日,烽火台即被点燃,燃火一刻后,霍帅派兵援救,黑水关便有外族突袭,却正落入了霍帅的圈套。原本派出的兵士回军夹击,大破来犯之敌。我们动身回来那日,京城正接到报捷文书,满朝喜庆,天子即刻颁下了恩旨。”
孙小哥接口道:“这也罢了……但门主怎能事先算好,那位御史大人会诬赖霍帅隐瞒军情?他是皇上近臣,深得信任,自述从边关逃命而回,只为向皇上报讯。呀,幸得门主事先安排这位老车在京中斡旋,再加上我和郭将军帮手,导致那位御史大人告状时,满朝竟无人肯信。”
“我爷爷更是倚老卖老,守着皇上,不肯让他下旨,苦劝他再等等消息。果然,只缓得一日,霍帅便把那位御史大人的公子哥儿送到了京城,同时奏上捷报,一切真相大白。”
雪衣见众人眼睛都盯着自己,浅浅笑道:“此案说穿了,亦没什么难破的。你们别急,我同你们细讲:先说装神弄鬼之事,我一听便知,这是用了七巧棱镜。七巧棱镜,乃当年七巧郎巧夺天工之作,这世间再无第二块同样的宝物。制作七巧棱镜的罕见水晶,与紫衣妹妹的薄透凸镜本是同一块,七巧郎将之一裂为二,大块的打磨成七巧棱镜,小块的做成薄透凸镜。”
“薄透凸镜可用来放大视物,而七巧棱镜可以用来投射身影。只要找准角度,对准光线,把一只人偶放在棱镜这边,另一边便能将人偶的影子放大投射出去,凭空显现,如真人般大小。若是不知关窍所在,看上去,分明就是个真人。”
“那一日,我听得郭将军细述县衙堂上的情景,便知道,定是有人躲在了县衙堂下的隐蔽处,用七巧棱镜投射出人影,装神弄鬼。这人只需要,略动一动棱镜,投射出去的人影便可忽下忽上,而且县衙的堂上,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
“但是,棱镜并不会发声,郭将军还说,听到有鬼说话,如泣如诉,另外还有擂鼓山响。这就证明,当时,肯定是有人潜入了县衙内堂,躲在堂下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凑近堂上擂鼓,并用假声说话。郭将军,你们当日在堂上,先听到了鼓声,自然会以为,这山响是从县衙的堂外传来。你们被吸引了注意力,再猛然见到鬼影,不知就里,一时被蒙蔽,只看堂上,便不会怀疑到是堂下藏了人。”
“我知晓这世上有七巧棱镜,还知道,晓得这七巧棱镜如何使用的人,除了我天衣门中人之外,世间应该还有一个,而那人就在京城。师父在时,曾对我说起过孙太师,师父与孙太师颇熟,对他劝说皇上对江湖之事不要干涉过严的举奏,亦颇是赞赏。”
“师父还对我说过,这位孙太师与国子监博士陈乾礼大人,是知交好友,那一番举奏,是他两人一起商议好,再由孙太师上报的。陈大人没见过我师父,但必然听孙太师说起过天衣门。这些年来,我只着意江湖事,没怎么关注朝堂。所以我不知道,陈大人竟去了边塞当县令。不过,我既得知此案里有陈大人,便猜测到,此案恐怕与京中的孙太师脱不了干系。”
“只是,我猜的这些事,不能让你郭将军去问。所以,那日我请将军先去驿所歇息,而着青衣和赤衣赶去四方县,直接询问陈大人。当时我就已想到,装神弄鬼的目的,必是为了要救另外那三个公子哥儿。”
“陈大人即肯马上放人,必是已然想通,真凶绝不会提出归葬骸骨的要求。但郭将军对我说,从闹鬼之后,陈大人就开始漫山遍野的搜山封路,若只是为了找那具骸骨,未免嫌夸张了些,我猜,应该是要为了找其实没有死的公子哥儿。”
“我料到陈大人已然起疑,便想替他补足手段。陈大人是文官,不晓军事。而郭将军只当有鬼,怕是未曾提醒过霍帅。为防疏漏,我派蓝衣去黑水关面见霍帅,明着向他禀告,说我怀疑那位御史通敌。”
“我疑那御史已与外族勾结,想要无事点燃烽火台,引得黑水关出兵,外族则伏一支奇兵在黑水关外,趁机偷袭。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