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一时犹豫悔恨终身(1/2)
刘世春在那静谧的小洋楼里一边温习功课一边辅导小妹读书写字。
小妹接受哥哥的教育懂得了许多道理,增长了不少知识。
徐老板怕女儿在家胡闹,影响哥哥的学习,要把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又担心女儿不肯去。女儿正值叛逆期,父母的话听不进去。
现在,女儿只听哥哥的话,唯有哥哥能说动她。
“春儿,我打算明年春季学期送小丽到市立女子中学去读书。不然,你走了她的学业又会荒废,弄不好会步入歧途。”义父说:“她不听我的话。你的话她爱听,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的,我明天跟妹妹说说。”
义父走了。
小妹在书房看书。
刘世春在写文章。
义父交办的任务没有完成,哪有心思写书。
妹妹就在旁边却不知如何开口,担心话语不中听把事情弄僵。
“妹妹,我今天脑子乱,能不能陪哥哥说说话?”他放下笔看着妹妹。
“好啊,巴不得呢!”小妹把书扣在书案上笑着说,以为哥哥要讲故事。
“妹妹,我明年要进京科考。如能考上贡士可能谋个一官半职,如果考不上就留在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好啊,哥哥这么棒一定能考中的。我预祝哥哥金榜题名。”
“那我走了你怎么办?”
“我.....没有想过,要么我跟着哥哥去国子监读书。”
“那肯定是不行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要考试才能录取,哪有这么随便。”
“那我怎么办啊?”
徐小丽忽忽不乐脸色阴沉。
“妹妹想不想进京城国子监读书啊?”
“我能行吗?”
“你很聪明,如果认真刻苦学习是有希望的。”
徐小丽翘着嘴唇低沉地说:“哥哥走了,还有谁教我啊?我不要那个老头子先生教我,他就知道之乎者也,叫我天天背书写字,没趣。”她想起那个私塾先生就来气。
“那是的,不要他教你。城里有一所女子中学,读书的都是女孩子,老师也是女老师。你去那里读书没有人敢欺负你。”
“是吗?有这样的学校?我怎么不知道。”
“是的,刚办起来,明年春季开始招生。”
“啊,爸爸知道吗?”
“就是爸爸说的,要我告诉你。爸爸为了你读书筹钱为这所学校投资,现在算是小股东了。”
“好啊!那我试试吧。”小女孩确实懂事听话了,哥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
刘世春在赣州府的会考是省一级派来的监考官,考中举人被举荐进京科考。考生到了京城凭各省的举荐信函进入考场。举荐信盖有省府的印章,还有主考官的签字。
他的书籍以及举荐信函,还有好友胡永旺的信都被洪水卷走了,没有了凭证到了京城也进不来考场。他想起这件事,如寒风拂面心里微微一颤,如果不能如愿将愧对父老乡亲,也对不起救我养我的义父。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年底。刘世春想起父母年迈,兄弟还小不能为父母分忧,真想放弃科考回家尽孝尽忠。
窗外,飘着鹅毛雪花。
刘世春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撩人的雪花凌乱了心扉,不经意间再次拨动了那根“想家”的弦!
他暗吟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目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恨不得大声嚎叫倾泻情感,无奈忍住眼泪不让情感过于招摇。
刘世春后悔当初没有跟叔叔和表哥回家。
他要向义父提出:我要回家过年!
义父回来了。
“义父,快过年了,我想回家看看父母。如何?”刘世春用商量的口吻问道。
“春儿,你来这里快一年了,想家是情理之中。如果不是特别时期,我会支持你回去与家人团聚,过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我看这样行不行?”义父想了想接着说:“我去南昌找找人,打听打听明年有没有科考机会,然后再做打算。如何?”
“我听您的。”刘世春言听计从,义父说的也在理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