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外放(1/2)
“为君分忧是臣的本分,为臣哪里敢要赏赐!”杨澜赶紧表示忠心。
杨澜心里也知道,这献书功劳,说大不大,至少还没有资格达到升官的地步,以他如今的地位,再升上去就了不得了;
既然不能升官,那么发财呢?又要苦笑了,以如今帝国的财政状况,大家都恨不得不吃饭以达到省钱的目的,要赏钱的话又能赏赐多少呢?
以他家的富有,也实在没有必要去觊觎这些小财,还不如送个顺水人情!
“陛下,此书虽然是为臣献上,不过著者却是李元,要赏的话不如赏他吧,也好让他受了皇恩,以后更尽心为国!”
“李元吗?”皇帝沉吟一下...想起首相张方前段时间力荐李元上任三司...
又想起李承...既如此...
“好吧!”
皇帝说道:“有功不赏,岂不是让人说朕不够英明?不过,他刚刚进三司为官,为七品官员,也算破级使用了,
这还是看在杨计相举荐的份上,虽然有功,却也不能太快提拔,那便外放出京吧,也好为国家储备人才!”
“额...陛下盛恩!李元定会深感皇恩的!”
心里疑惑,面上杨澜赶紧说道。
“不过,陛下,李副使之前也和为臣提到过,他并不想要什么赏赐,
只求能把《数学总则》尽快刊印天下即可。”
“好,好!不愧为李家子!”
“杨卿,一事不烦二主!这事你尽快办了”
皇帝又道:“当然,你杨计相进献有功,亦不能不赏,赐钱五十万!”
“臣谢恩!”杨澜神态激动,虽然钱不多,但怎么说也是皇上赏赐,荣耀许多,意义不同。
君臣二人谈了一阵才散了开去,福宁殿里又只剩皇帝一人了...
翌日早朝,由三司使杨澜献上一本书稿,接着上了奏章,请求让大周各州府从明年起所有财会帐目都以《数学总则》为依据,清晰立目,之后上呈朝廷。
这一奏章与书稿都让众多大臣惊奇不已,在几位大员查阅了《数学总则》后,除了惊异上面的符号文字,还对奏章所言有着疑惑,生怕惹出什么祸事来。
不过待杨澜解释一番后,“数”由是六艺之一,他们自小所学,虽不精通,总算还了解基本常识,一番对照,觉得确实也方便许多,
虽然对于放弃常用数字改用这些字符有点不适应,不过这是三司的事儿,加上好像三司使与官家看上去也沟通过了,既然如此,他们也没多大的反对理由,不赞成也默认通过了。
待朝廷诏书下发州府之后,《数学总则》也正式刊发天下。
但是十天下来,在开封也就卖了不过三千多册,就是加上江北,江南市场,加起来定数也不够一万册。
这让李元大吃了一惊,这书怎么说也是打着朝廷的名头的,又再加上探花郎李元怎么也是一块金字招牌吧,怎么会这么低下的成绩呢?
一打听,士子里对这书的反应动静也不大,因为实在为上面的字符感到别扭。
对此,李元只能苦笑了,“数”虽然是儒家六艺之一,不过对于如今的科考却没有多大作用,又不是风雅之作,也难怪他们不附和了!
李元摇了摇头,不再理会此事。
李元也没时间理会了,他换了个官。
与首相张方一起外放为官了……
不过,张方应该算是贬出京的吧!到京西路去了。
至于李元...
辟李元为毫州军事推官。
毫州,与陈州相邻,知州是李家门生。
旁边的宿州观察推官又是堂哥李谦,与毫州相邻。
又以李正为安抚使,治所扬州,属淮南东路,汴河入长江处。
等到七月中旬,李元收拾行囊,与京城一众人作别,到毫州上任。
父亲李正则是比李元早走一步了!
他们夫妇二人还把李元儿子李瑾带走了,说是李元与华兰自己年纪轻,不会照顾小孩!
这说的,李元能咋办?
......
开封城外,李元骑在马上,看着旁边蔡河上的点点白帆,岸边绿柳如荫,心中万分感慨。
出京了也好,汴京城里的立太子之事恐怕还有波折,外放躲一躲也好。
推官很难用他前世的官职来作比喻,如果说毫州知州是书记,通判是市长,判官和推官类似于办公厅、秘书处?
各种职能部门则是诸曹参军,判官、推官并不负责具体事务,而是帮助知通,特别是知州处理政务,所以称为幕职。
军事推官既是李元的官资,也是差遣,属于选人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