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短篇小说 > 从娶了盛华兰开始消失 > 第五十一章 渡口镇

第五十一章 渡口镇 (3/4)

2023-09-07 作者: 御极建元

第五十一章 渡口镇(3/4)

r/>

看着如释重负的刘杰,李元摇了摇头。

不过吃白食而已,这个罪名能将人怎么样?

就算要立威,也不至于用这等小事。

方才他说了一通话,也没见有个人趁势上来喊冤,看起来,这些禁军士兵平日里也就是如此罢了,未有大恶。

由此来治罪,未免有冤枉的嫌疑。

过一阵子,说不定还有用得到他们这些军汉的地方!

另外自己做人行事在表面上也该缓和一缓和,太过锋锐对他日后的进步不利。

老成持重,同时能宽严相济,才是日后应该有的模样。

处理过禁军的白食事件,军士们慌忙离开。

而刘杰却留了下来,与张驹正一起陪着李元,去了前面镇上最是干净清爽的酒楼用茶饭。

只是刚到酒楼楼下,又听见一阵骂娘声,骂的还是李元的伯父和韩景,张驹正脸色尴尬,连忙道:“下官这就派人将他们拿下来治罪。”

李元摇了摇头,岂能以言罪人。

而且以眼下的灾情,这些传言是免不了的。

天人感应之说早就深入人心,智者虽不取,乡愚却人人皆信之。

遇到大灾,百姓们总得有个抱怨的对象,宰相自然是首当其冲。

天子和宰相要为当今的灾情负责,皇帝不能卸任,走人的当然是宰相。

这样的言论根本弹压不住,也解释不清。

就算是教育普及的千年之后,也还有将自然灾害归咎于天谴的‘人才’,眼前的民间舆论,李元听了也只能苦笑而已。

不过只要今年秋种能过去,这个坎,根基深厚的李承、韩景还是能够渡过的。

但要是过不去的话,百姓们的怨言将无可阻挡,而河北的流民恐怕会在吃光京西路的救济粮后蜂拥南下。

那时候,汴京就难办了!

不想了,自己目前还是顾好眼前。

不过,汴京城要是能安稳,朝堂的政局才能安稳。

稳定的朝堂,这样才能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

更何况朝廷里要是换人,换上来的新人,首要工作是救治百姓,还是清算之前的政敌?

怨有所归,有了足够的借口,该做的正事完全可以拖延一阵子,将敌人斩草除根才是最先要做的。

李元从来都不会高看官僚们的道德水准,包括他自己。

而救灾工作的顺利与否又关系到天下的安稳,李元可不想当乱世的官!

话说回来,只要对政治稍有了解的,都不会有着太过天真的想法。

临阵换将乃是大忌,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

除非天子身上承担的压力实在太大,否则韩景的相位当是能拖到大灾之后,处理完一切手尾,然后让韩景他自己主动辞官,以保护他的颜面。

至于伯父李元就不知道了。

只是……

李元抬头看着青天白日,这一点还要看老天爷帮不帮忙了。

……

汴京,李承府邸。

在厅门处目送韩景离开,李承回到座位上,双手按着额头,脑中隐隐的作痛。

韩景在刚才给出了他的治灾意见。

韩景的意思是先救援河北,只要这个最难的地方稳住了,其他的...问题不大!

不过李承有些不同意,谈的不太愉快!

治灾的关键还是在民心上。

想当初,陕西传言废铁钱。

市面上铁钱顿时无人肯收,而铜钱币值飞涨。

时任陕西安抚使的张方,从家中拿出百匹绸缎让人出去贩卖,声明只收铁钱,不要铜钱。

见到张方支持铁钱的举动,民心立刻就安定下来,铁钱在陕西也重新恢复了流通。

李承明白,只要汴河畅通,能运来江南的粮食,京城粮价随即便可安定下来。

而只要汴京安稳,其他地方就问题不大!

而且并不需要从江南运粮。

夏收后就要北运的粮食,现在主要囤积在扬州,大约五十万石上下。

更近一点的宿州,控制在六路发运司手上的也有二十万石的存粮。

而且扬、宿州之间的运河虽然水位降低,但加上有淮河来水的补充,水位稳定,不至于无法通行。

只是宿州再往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过了毫州,接下来的三百里,通往汴河的河口关闭,渠中水量不足,同时因为水流静止,比自然河流更容易干涸。

到时候怕是要开河口来放水进汴河,这样才能保证通航。

这就是朝廷所要面对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