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开业庆典2(1/2)
许多规章制度看起来可以代表政*策方向,其实那不过是决策集团的权宜之计而已——金融炼金术。
“你刚刚说到了国家变强大,关于这一点,我想听听你们年轻人的看法。”皇帝李霊说道。
李霊这么说表面上是问在座的年轻人,但是在这里的年轻人里边,云阳还小哪有能力讨论这些;上官箐与苏定方都是纯练武出身,让他们上阵杀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让他们动脑想这种商场上比较深层次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往苏任启这边望过来。
苏任启见避无可避,干脆面对它说说他自己的一些看法。
“国家变强大这种议题,可能说得有点大,我想把它拆成几个大块来说明,但是这几点它又是相互促进与制约的。”苏任启说道。
皇帝李霊与杜如海上次听他说过些理论,都知道眼前这年轻人的确有些见地,所以不知不觉认真了起来。
“这几块分别是农业、商业、军事国防与教育。”苏任启说道。
“首先说农业: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命脉,这是重中之重,抛开农业讲其他再无任何意义,所以说朝廷对农民与土地的管理事关存亡问题,从历史的教训中,不难看到,一个人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没有土地的农民造反,常常把一个国家弄得分崩离析。”苏任启继续说道。
“这个或许元信说得有点笼统,可以说得更加具体一点吗,林爱卿你是管司农的,你也好好听听人家的看法。”李霊说道。
“本来司农那边已经放出许多惠农政策,这个我也是知晓的。”苏任启说道。
本来那些政策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只是在这里苏任启不想揭破而已。
“从现在我朝百姓的生活来看,发展农业经济已经迫在眉睫,然而老百姓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说如何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与引导,我们都知道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有许多,有天灾、人为的管理不当、甚至有些地方迷信等方面,在之前的指导政策中已经有农家肥的发酵利用,但是光靠这个还远远不够,比如地方鼓励兴修水利抗天灾,一些农具改造等,我就具举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如南方的水稻种植,现在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所以家里也没养有什么牲口,自然没有什么肥料,所以水稻产量特别低,一亩地产量也就三百来斤,但是经过管理利用后就不一样了,一块田地养一年的鱼以后,再种水稻,那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达到七百斤,同样的一块地收益却翻了一翻还多,这就是管理的意义,武周这么大的土地还没有开发,所以把物质丰富起来难度不会很大。”苏任启说道。
“嗯,不错的想法,林爱卿以上这些是否已经有相关政*策?”李霊说道。
“回陛下,尚没有。”林苁脸上有点不自然说道。
“朕不怪你,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没钱事也难办,但是从这以后,可以着手这方面的考虑了。”李霊说道。
“是,是。”林苁回答道。
“元信,朕见你的生意做得非常成功,说说这里面都有哪些门道。”李霊说道。
“其实关键在于分工,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分工越精细的社会就越发达。”苏任启说道。
“商业运作的管理,也是朝廷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收益主要来源还只是从基层生产者那里得到的话,国家是很难变强大的,所以朝廷对于国民命脉行业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比如食盐、粮食、金属冶炼和陶瓷制作方面,朝廷能够利用这些东西去与国外做生意的话,朝廷就不愁没有银子。”苏任启继续说道。
“思路很不错,念卿,元信说的咱们现在都做了哪些?”李霊说道。
“工部这边在食盐制作与金属冶炼已经有管理。”李念说道。
“百姓需要钱,朝廷何尝不是,工部如果可以把那些都做起来,朝廷也就多了收入的进项,而且可以安排许多就业岗位。”李霊说道。
“陛下说得极是。”李念说道。
“其实一个国家强军,除了朝廷本身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外,加强爱国教育与树立英雄形象也很重要。”苏任启说道。
“爱国教育与树立英雄形象,这两项有点新鲜,哈哈。”李霊笑着说道。
“朝廷选拔优秀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至少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让一些没有背景读书人通过努力也可以在朝廷有一番作为。”苏任启说道。
“杜爱卿,你以为如何?”李霊说道。
“元信所言极是,后生可畏啊。”杜如海说道。
一餐饭的功夫,苏任启能说的也就这些了。等皇帝李霊带着一帮老臣走了以后,苏任启心想到:这个皇帝有做实事做大事的想法,而且精于权谋,明明带着那几个官员来打探自己的一些情况,但是就是不好明说,以巧遇的方式巧遇见碰,好打探他的能力。苏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