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闹十三(1/2)
“闹十三”是耿庄的一个节日,塬头十八庄只有耿庄有这个节日,过了四五百年了,谁也说不出这个节日的来由。
耿庄是黄土高原上特别靠北边的一个村子。
村子里本来的家谱在特殊时期毁了,除了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还能记得一点这个村子里近100年里发生的故事,再往上数,至于什么时候有的人,什么时候成的村,已经说不上来了。
不过能证明这村子确实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的,也就只有那村口的古树,庙里的大钟,还有那个一直延续下来,过的“闹十三”。
村子里有400来户人家,在这塬头十八庄来说也算是最大一个村庄了,所有的小村子都围绕着耿庄建村,倒不是耿庄有多大的吸引力,只因为一条呜咽河在耿庄流过,而且这河不管春夏秋冬从未断流。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附近成年的姑娘嫁人,就要嫁到耿庄来。耿庄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但耿庄确不是因为人多才出的名,而是靠着那没有人解释清楚的有三大怪。
耿庄人不姓耿,围着火把闹十三,还有个老汉死不了!
耿庄人都不姓耿!
耿庄有三个姓氏,分布在呜咽河附近,河北边是张家,河南边是李家,住在呜咽河最下游的孙家。
张李两家是大姓,各占这个存在一半人数,孙家孤零零的住在村子尾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了也就只有稀稀拉拉的那么几户。
这村子一个姓耿的人都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耿庄。谁也不知道,只有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才能知道一点虚虚实实的故事,好像也只是传说罢了。但这些老人,说起话来也是遮遮掩掩,很不痛快。村子里的人问也问不出来,时间一久大家都忘了。只有一件事情,大家却格外清楚。那就是大家都知道孙家的底细,就连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住在村尾的孙家是个外来户。
大多数人都喜欢抱团取暖,拉帮结派。不过住在呜咽河北边的张家,和住在南边的李家,似乎上辈子或者上上辈子就有深仇大恨一般。一河之隔,却老死不相往来。张家的娃不娶李家的女,李家的汉子看不上张家的姑娘。如此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就算到了今天,张李两家也从不通婚。
唯独有一个日子,张李两家是可以做买卖的,攀交情的。这也就是耿庄的第二怪事,那就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三,也就是老农口里的“闹十三”。
闹十三这可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远近各村各县除了耿庄没有哪个地方搞这个活动。但谁又说不出这个节日的来由。
不过越是神秘,也就引来越多的猜测。
有人说:闹十三就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但这很快就被驳倒,年年闹着呢,还有那年下冰雹把麦子都打完了,闹十三也不照样闹?
也还有人说,闹十三就是耿庄一个祭祖仪式,这就是为了祭奠祖宗,保佑耿庄。中国人一旦把祖宗搬出来,似乎论据一下子就丰满了,这下没有人说什么了。只不过,也有人反问张家和李家两姓人怎么一起祭祖?
还有人说,张李家本来就是一家人,不然怎么住在一个村子,不然为什么闹十三要一起闹,还有……
话还没有说完,说话人的声音越来越小,声音淹没在了大家准备闹十三的热情呼喊中。
七月十三,在这一天里,张李两家亲热起来了,就算是在这一年或者之前有再多不愉快的事情,在这一天里也要冰释前嫌,和睦与共,不能发生任何不快,这是传了几百年的规矩。同时,还要邀请村尾的孙家来住持公道,当裁判。
农历七月十三。
一大早,张家的领袖张大头,李家的领袖李瘦猴都要交换礼物,握手言和,共同祈福。
一系列祖传的礼仪过后,两个家族的人手里拿着准备好的礼物相互串门。一来这是表示友好的,二来也是让对方看看自己家的光景如何,相互炫耀、相互攀比的一个表现。
这样的“显摆”会一直持续到中午,张李两家人把酒言欢,一起吃饭,好不热闹。中午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家。穿戴上自己家传的行头,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聚集在两家公用的一个打麦场上。然后开始表演各自的绝活,各家有各家的绝技。
张家有祖传的狮子滚绣球。一个个舞狮的后生都是张家后人里的顶梁柱,个顶个都是那么壮实,英俊。绝对是村子里最得姑娘欢心的一类人。这些后生除了有一身好皮囊之外,他们一个个都有张家祖传的武功,每个人都是身形矫健,行走如飞。在打麦场搭起来台子上自由上下,看得大家心都提在嗓子眼上。尤其是他们里边领头的狮子,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能在七八米的高台上一个跟斗翻下来,毫发无损。
李家有看家的二龙戏珠。一个个舞龙的后生各个也都是面皮白净,气宇轩昂。看他们的身形步伐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据内行人说,这步伐实际上是有一趟功夫在里边的。尤其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