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章 李主任认可,居委支持(1/2)
却说这会,李止水和徐慧真已经来到李主任办公室。
“坐。”
“好。”
李主任提上热水瓶,给二人倒了杯水。
“谢您。”二人道声谢。
“小范这人年轻,思想有待改进,比不得你们二位,希望你们别介意。”李进主任给自己也倒上一杯。
“应该的。”徐慧真见人说话。
“那就好,我替他感谢你们。”李主任喝了一口水,上下打量李止水二人一眼,又接着说道;“关于扫盲班,我能听听你们的意见吗?”
“哥…”
“没关系,你说。”
徐慧真还是第一次和主任级别谈话,心里自然有些紧张。
不过,李止水握住她的手,示意她别紧张,放心说出来就行。
这年代,像范金有这种小人少,多数干部都是有觉悟的,实话实说就行。
再者,扫盲班本就是徐慧真想出来的,自然由她说出口更合适。
而且,李止水可不想太出风头,做个透明人,躺平当咸鱼就好。
“李主任,那我就说了。”徐慧真这才整理下思绪,开始把办扫盲班的前因后果讲了。
她办扫盲班的初衷是为了和政府打好交道,方便经商。
当然,这肯定不能说。
因此,便说是要让那些大字不识的人能写能读,让他们的世界不再单调。
这些,是她在认真思考办扫盲班时想到要做的。
也是以后扫盲班的教学宗旨。
李主任静静听着,也不插话。脸上,是肉眼可见的欣赏。
年轻人,有觉悟!
他是主任,更关心的是政治。
这次的扫盲政策,是面向全国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上头会议精神已经下达,相信不久,就有配套措施下来。
但这,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各层面都在等待。
这时如果有人带头,不管好坏,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就势必会引起上面注意。
如果这时再把事做好,必然成为风向大力宣传,形成带头作用,极大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这样的话,他的政治前途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在听到大妈汇报时,心中就已经有了想法。
这会,让李止水二人过来,是想听听他们的具体想法,也好判断是诚心办事,还是投机取巧。
“具体措施有吗?”李主任问道。
“有的。”徐慧真把路上和李止水商量好的说出来;“办扫盲班,我们主要的扫盲对象是那些没能力上学的年轻人和没上过学的大龄人群。
场地的话,我们后院沿街有间偏房,先用上。如果反响好,人多,再另想办法。
至于教授的人,我们目前还没选好。但是,我和我男人都是初中文化,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教。”
“这样。”李主任听完,仰头沉思。
心里,却对二人大为赞赏。
是做实事的。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诉求,或者其他什么要求?”片刻,他又问道。
“要求倒是没有。”徐慧真回道;“现在就是有个问题。”
“问题?”
“是。”徐慧真把她和李止水二人不是在岗教师这件事说了。
“哈哈,没关系。”李主任轻笑,告诉他们;“这次扫盲,是全国性的。
国家目前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不识大字的下层群众,而教师资源奇缺,不可能以教师标准全面覆盖。”
“所以,上面的会议精神是发动群众,以民教民。”
“因此,教师资格不是问题。”
“知道了。”徐慧真听完乐了,没有教师资格限制,那她的扫盲班就能办了。
“还有其他问题吗?”李主任又问道。
“没有了。”徐慧真回道;“李主任,待会我们回去就物色教师人选,选好就开始准备开班。”
“好的。”李主任终于笑了。
沉思一会,又说道;“你们夫妻是在前门街开老李酒馆的吧?”
“是。”
“你们酒馆旁边有一间仓库?”李主任问起。
“???”徐慧真这倒不清楚,她刚嫁过来没多久,对周围还不是太熟悉。
“是的。”这会,李志水帮她回答;“不过,那间仓库是解放时期资敌资本家的资产,封存起来了。”
原主记忆有这么一回事。
“那就行,那间仓库暂时由居委借给你们,当作扫盲班的场地,希望你们好好干,不要辜负居委的厚望。”
李主任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