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穿越小说 > 散文诗歌 > 散文 老街

散文 老街 (1/1)

2023-11-12 作者: 春江夜雨

散文 老街(1/1)

散文《老街》

作者:春江夜雨

从离开母亲生我于斯、养我于斯的老街,到重回老街已是四十二年后的一个夏日。

我的同事、也是我忘年之交的好友,驾车陪同我去看看久别的、我下乡的地方,回顾当年不堪回首的岁月。在回来的路上,我既无心又有心的发出感叹,我说,这一次也许是来辞路了。好友害怕我一语成谶,为了破谶,几日后,好友硬是拉着我又重走了一趟。这一次的回程,在老街作了短暂的停留。

进入老街的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甲。在一九六八年以前,一甲的长条麻石路面已经拆除,重新铺成了水泥路。从街头顺序往下的丝棉社、竹器社、三八旅社、清源饭店,全都一一不见。一甲的尾段是以前的铁木社,铁木社的山墙外有一个豁口,从豁口处向里走,六八年以前有座小火电站。再往右拐一直向前,经过郑家大屋,可以全程走完老街的东后街。

回到前街一甲的甲尾,右拐便是二甲的一段横街,横街中段的左侧临街有几间房屋,名曰“大仙堂”。大仙堂屋子是长年空着的,是让信众们拜仙许愿的地方。

二甲的橫街路程不长,如果慢走,也只需三两分钟便可走完。横街的尽头正对一条长巷,穿过长巷便是名曰“笪家塘”的地方。从笪家塘往左拐,可以全程走完老街的西后街。

不进入笪家塘巷口往左拐,是二甲直至八甲、九甲的一条长街。长条麻石铺筑的路面有着独轮车碾出的辙印,那是岁月的曾经过往,刻录着先人们的辛苦与沧桑。

这条长街我即使是闭着眼睛行走,若是随时让我驻足,我也能说出驻足时街道两边的商贾店铺、牌扁作坊。一路下行至四甲,有以前的食品站、中药房、毛笔厂、制墨厂、印刷厂、邮电所、粮油站,直至桐乡书院。桐乡书院后来改成了镇中心小学,是我儿时读书的地方。那都是昔日,而今日的桐乡书院里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朝阳楼”,周围其它的建筑一切都不见了。

继续前行,一路经过文化站、镇政府、区政府、西药房、银行、剧院、医院、供销社、新华书店、裁缝店、照相馆……。

我和好友边走边看,我一路如数家珍,好友问我,我都一一作答。

进入六甲,是虎家的膏药店,虎家膏药店的正对面是公家的理发店,十六岁以前我大多是在这里理发的。

再往前走,是陈家中药房、税务所、食品店、山杂店、肉舖和魚行。前面不远,便是“湖上酒家”。不错,听着这名字就很烂漫,也能引人遐想。那是商旅行人歇脚吃饭、是乡下菜农早点喝茶的地方。有名的孔镇米饺、锅贴、油条、包子、糍粑、还有水碗,那种葱香味闻着就馋。

湖上酒家再往前不远,街道分成两旁。右边是八甲,全程一里有余,前段有店铺商家,后段有牛市、猪集,通往古井乡下。左边是九甲,全长不足一里,通往河埠码头。码头有座木桥,桥长约八十余米,宽约3米,高约6米,桥下可以过往行船。桥柱与桥面、两边扶拦,都是全木结构。平时供人行走,夏夜可以供人纳凉。过桥便是十甲,十甲与农村接壤。如今木桥早已不见,只剩下几根烂桩。

说起河埠码头,想当年是一片繁忙景象。竹排与商船云集,扯帆远航,来来往往。河水清澈,可见魚虾。上游回水转弯处,河水长年冲积,形成一处沙洲,洲上长滿芦荻,鹭鸟出没其间。

那日所见,老街的原有居民早已全部迁至新城安置,老街的正街只剩下空荡荡的老屋正在维修,后街被拆得面目全非。九甲也正在拆除,目及所至,瓦砾遍地,残垣断壁。这样的景象,预示着老街的九甲将会永远从老街消失,从此老街也就不再是一条完整的老街了,不禁让人扼腕唏嘘,甚为惋惜,心中不由生出诸多感概。正所谓:阿房曾经三百里,桑田沧海五千年。

写于2022年10月16日

(作者原创,谢绝转载与复制)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