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历史的角度(1/2)
(今天有事,顺便捋一捋后边的剧情线,所以只一更,且是个夹带了点私货的过渡章。)
从薛府出来,王烈的马车后边又缀上了好几辆来自薛家的马车。
居中的一架华贵马车中坐着的正是薛宝钗。薛正文让她跟着王烈到杭州,实地负责工厂从生产到销售的一应流程,也算是深度培养了。
路上走了约莫三个多时辰,王烈叫停了车队,特意走到薛宝钗的马车旁向里面说道
“宝钗,下来休息会吧。一路颠簸,出来转一转再继续上路。”
马车这东西,一直都是这样,无论内里装饰再怎么豪华,仍然不能避免颠簸感。
王烈自己一个糙汉子还好,受点颠簸不算什么,可薛宝钗毕竟只是个十五六的少女,在不急的情况下没必要非让她受这罪。
“好。”应了声,莺儿从内掀起马车车帘,薛宝钗捧着一本书小心的走了下来。
“此书宝钗正读到兴头上,实在不忍放下,还请表兄不要介意。”
捧着书下车走了几步,薛宝钗似是觉得自己光埋头读书有些不合礼仪,于是抬起头带着歉意的说道。
“不打紧,烈本来也只是怕马车颠簸时间久了你有些受不了,下车放松一下而已。又不是刻意的游山玩水,自然是宝钗你怎么舒服怎么来。”
说罢,王烈也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书能让薛宝钗如此入迷,于是多嘴问了一句。
“宝钗最近在通读赵宋史书。”
“史书?”王烈将目光移到书上,见确是正史,心里也不免有些佩服薛宝钗。
众所周知,除去《史记》这种经过了不少司马公私货夹杂后写的较为通俗易懂的例子之外,正史这东西有一本算一本,向来是读起来令人脑壳疼的。
“表兄平日应当也读过不少史册吧?”
薛宝钗期待的看着王烈,一双如水眼眸闪烁着光芒。
从小,她便对诗词、历史以及各类杂学极为感兴趣。不过她一个女儿家,平日里接触到的人除了自己家长辈也就只有薛蟠和身边侍候的莺儿。
长辈们平日忙碌,没什么时间陪她聊这些东西,薛蟠又是个不学无术的,什么都不懂,至于莺儿,虽说为了讨自家小姐欢心也有意想要学,可资质摆在这里,并不能跟上薛宝钗的节奏。
是以此前和王烈的那一番论诗,是薛宝钗十几年来头一次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上与旁人相谈甚欢。
本来薛宝钗也不似林黛玉那般性子清冷,有一便想着有二,希望能再找到那般感觉。
“倒是读过一些。除去晋、元两朝只是略有知晓之外,其余朝代烈自以为还是能看的透彻。”
“哦?那不知表兄所言的‘了解’、‘透彻’都是什么标准?”
面对薛宝钗的问题,王烈略一沉吟,组织了一番语言后给了薛宝钗答案。
“烈兹以为,若一人能够背过该朝代何年何月发生了何事,知道该朝代的一些大事,那便能说是‘了解’。”
“了解之后,再从旁人那里听闻旁人的一些看法,若是对此深信不疑当成自己的东西,那便是不伦不类,学了个死板,只是别人的应声虫。”
“若是能从旁人那里触类旁通,吸纳旁人的见解,结合自己所知晓的史料,或是未受旁人启发,自己根据史料分析、推理形成一套逻辑自洽,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透彻’。”
“那表兄的‘透彻’属于哪一种呢?可否给宝钗深入讲一下?”
王烈这说法对薛宝钗而言自然是新鲜的,于是她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很认真的继续追问
“烈在京城也未有志同道合之人互相启迪,只能是自己瞎想了。与宝钗你一讲也不是不可。”
“但烈还是想提前与你说个明白,此类从历史中个人感悟出的东西,只要符合已知的最为权威的史料,且能够逻辑自洽,符合当时环境,那便无可指摘。”
“一千个会主动思考的人眼中,历史很容易出现一千种不同的模样,是以烈希望宝钗可求同存异,万万不可因烈一家之言而导致宝钗你这样聪慧的人儿目光变窄。”
“真若如此,那烈罪过可就大了。”
“嗯嗯。”薛宝钗轻点螓首,看样子是有把王烈的话好好听了进去。
王烈此刻也是来了谈兴,几乎是想到什么就在说什么。
“若一名君王,任用人才时不管其出身如何、长相如何,只看能力,若能力足够,奴隶也可一步登天,若能力不够,纵是贵族也枉然。且其治下就连女人都能身居庙堂高处,宝钗觉得如何?”
没有犹豫的,薛宝钗几乎是脱口而出“除去女子为官外,端的是无可挑剔,明君之相。”
“可若烈说,这位君王便是商纣呢?”
见自己似乎又将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