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救人(2/3)
为阳中之太阳而居上,腹为至阴之太阴而居下,肠胃居心腹之中,柴胡从坤土而治肠胃之结气,则心腹之正气自和也。治饮食积聚,土气调和也。治寒热邪气,从阴出阳也……」(本草崇原)
「治寒热邪气……?遭了!」
我猛一拍桌。
之前我随口编的话,奚师傅还以为发烧会导致失忆,虽然把脑子烧坏的事例不是没有,但因为发烧失忆的这我从来没见过啊!
我着急地跑出去找奚师傅。
完了完了。
这里可是切切实实的古代,要是被奚师傅误会记载了下来还流传下去了,这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奚壶景此时正在楼下和奚江和喝酒,我一个箭步冲到他面前。
「师傅!我刚刚查看书籍,发现温病可能不是导致我失忆的原因,您觉得呢?」
奚壶景:「嗯……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温病是我习医以来第一个接手观察的例子,还从没见过因为温病而失忆的病人。」
我松了一口气,「对呀师傅,所以我想我失忆应当不是温病导致,是我身体还有其他顽疾?」
奚江和:「小蔹你还有顽疾?让我爹给你看看吧。」
奚壶景给我把了脉,「并未发现什么不适之处,小蔹身体还不错,你日后若是有哪里不适定要告诉为师。」
「好的师傅。」
奚夫人走过来对奚壶景道,「明日我们就将启程去下一处云游了,恰逢今夜西街有灯会,莫如让两个孩子出去游于肆?」
「也好,今夜舒缓舒缓,明日好赶路。」
我和奚江和对视一眼,喜悦的气氛难以掩盖。
古人对于现代来说很近又很远。
现代的我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文化与出土的古前文物里触摸到以前时代的心跳和脉搏。
来到这里这么久,我终于可以亲身体验一下中国千百年前的繁华了吗?
.
戌时,和奚师傅一家吃完饭后,我们就兵分两路出发西街了。
奚江和说,西街是整个华原最繁华的地方。
一出客栈,浓烈的甜糕味儿扑面而来。
我和奚江和并肩穿梭在布衣摊贩之间,脚下踩着唐朝的砖土,抬头便能看见远方山间耸立的庙观,被云雾缭绕。
西街的灯会上有一盏我亲手点亮的花灯。
这是奚江和赠与我的,也是我与这个时代的碰撞。
我们逛累了,在一家茶楼小息。
在和奚江和的聊天中。
我了解到他原来只比我大一岁,而他的父母祖上都是医者,留下了不少医学方面的书籍。
我坚定了心中所想,打算留在这里,随奚师傅行医,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之后再找方法回去。
尽我所能,保住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中医药一脉。
6.
看着窗户底下犹如幻境的景象,我突然好奇为什么历史上许多古人的名字都那么好听呢?
「奚江和,你和你爹的名字取得这么有才华,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啊?」
他放下茶杯,笑意不达眼底,「这我倒是听我爹提起过。」
「我的名字嘛,是我爹娘在生我之时,夙愿未来的唐朝江山仍在,政通人和,至于我爹,他言有走遍人间百景,悬壶济世之意!」
我点点头。
嗯,听着好像很有道理。
又好像很扯的感觉。
人流如织的街道上似乎闯入了什么不速之客,慌乱地四处窜。
有一人看清了他破烂斗篷下的面容,惊恐出声:「瘟疫!是瘟疫!!」
人群瞬间如惊弓之鸟,慌不择路地朝不同方向逃生,引得不少人失去平衡摔在地上被拥挤无序的人一一踏过。
我心底暗道不好,探出窗外高呼:「大家不要慌张!注意脚下!!保护好自己!小心别被人潮伤到了!!」
根本没有人听,在古代,光是瘟疫二字就足以让无数百姓失去理智。
踩踏事件还没结束,有些路边摆摊的小贩便拿着自己摊位上的东西朝被人海分隔出来的那人丢去。
「你这个晦气东西!得了疫病还来街市,是不是想害人啊!!」
「快点去死!别传染给我们!」
场面混杂不堪。
我看着孤立无援缩在路中发抖的人,转身冲下楼。
看见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我,正在辱骂的百姓停住了嘴。
「诸位,我跟着师傅行医,是一名医者,不知可否请大家暂时安静下来,让我给这位病人诊上一诊?」
是我低估了他们想活命的心,有人在听了我的话后毫不犹豫给我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