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舌绽莲花(1/2)
也顾不得继续尴尬了,陈学武接过林永清递过来的报纸,点了点头,连忙开始翻阅起来。
先是5月10日的《青年报》,陈学武在第二版上找到了关于那次读书会的报道。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年轻一辈,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数先辈已经用他们的血肉和生命为我们铸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大步向前,打破一切枷锁和阻拦,为自己,为祖国,为人民,开创一片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后是5月11日的《工人报》,这次是刊登在第三版上。
“立足本职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与之相比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重要。同志们,立足本职工作,绝不是让我们墨守成规,更不是让我们故步自封。”
两份报纸所用的篇幅都不小,不仅简单介绍了读书会的事情,还特别强调了讲话的人,是获得过铁道部嘉奖的二等功先进个人,只是报道的侧重点不一样。
除了陈学武的原话,文章还加了“编者按”,对于陈学武的讲话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剖析。
评论指出,只有真正树立起既能艰苦奋斗、又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时代工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过更大的贡献。
说实在的,看见这两篇文章,陈学武都感觉自己说得太好了,简直太有水平了。
“谢谢,我已经看完了,只能说都是我个人在工作学习中的一点浅见,当时恰好有同志提问,有感而发而已,当不得如此赞誉!”
客气了一句,陈学武将报纸放在了桌面。
“学武同志,你借用‘白杨树精神’阐述新时代工人该有的精神面貌,十分地发人深省。在这方面,你还有什么其他要讲一讲的嘛?”
蔡向东首先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真有认真思考过。以我父亲为例,他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了一辈子,没出过任何差错,同样的也没有做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和其他千千万万的职工一样,他们讲的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讲的是付出,拼的是贡献!”
讲完老一辈工人的精神面貌,陈学武又把话题拉到了眼下。
“时代在进步,我们工人阶级也需要进步,而且要进步得比其他人更快,这样才能反过来,更好地领导时代潮流。”
“可进步不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做一個有品德,有技术,有文化,有创新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啪啪啪……”
陈学武一口气说了很多,等陈学武话音一落,办公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有品德,有技术,有文化,有创新。好,好,说得好啊,这才是我们新时代工人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学武同志说得好啊!”
蔡向东作为《工人报》的笔杆子,理论知识不可谓不扎实,但陈学武一个基层职工,竟然也能说出这种高屋建瓦的话来,实在是太出彩了。
其实不仅是蔡向东震惊了,这屋里除了陈学武,哪一个不是务虚工作的行家里手,但现在和陈学武一比,不觉就逊色了三分。
洪铁军满脸笑意的看着众人对陈学武的吹捧,心里却已经满是阴郁。
自从陈学武承包了手套厂之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机械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轰鸣。
虽然陈学武一直没有回答卖出去的筷子是什么价格,但看他那种豪掷万金购买设备的样子就知道,那是一个日进斗金的项目。
他后悔将到手的机会拱手让给了陈学武,现在若是筷子厂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能从经济上得到实惠,还能因为创造外汇,帮自己积攒一份深厚的政治资本。
眼下这种情况看来,若没有什么大的变故,短时间内恐怕还没办法将厂子收回来,想想就令人焦躁不安。
“陈学武同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你如何看待付出和回报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不少青年人都要求提高待遇,相比于过去的讲奉献,现在的年轻人都更加强调享受生活,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有一部分人更加看重利益分配的问题。”
陈学武是看出来了,这韩雪还真是个小心眼,这种问题是自己能回答的嘛?
“哈哈,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已经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也更加富有了。”
陈学武当然不能单纯地去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容易掉坑里。
“我女儿今年才三岁多一点,但却已经是一个妥妥的肉食动物,一天不让她吃肉,她就会浑身不舒服。”
“以蔡总编和洪书记的年龄,他们出生的时候共和国还没有成立,他们三岁的时候吃的是什么,是窝头,是麸皮,还是草根,树皮甚至是观音土?再说说我们这一代,韩记者,林书记,你们三岁的时候吃的是什么?是高粱面,荞麦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