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开除(1/2)
“恭喜啊,陈科长,《工人报》和《青年报》都报道了你,真是了不起!”
回去的路上,不断有人和陈学武打招呼,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
“看来自己是段里最后一个还知道的!”自嘲了一声。
陈学武有些想不通,自己没时间看报纸不知道也就罢了,魏晓燕,洪铁军他们总会看吧。
既然看见了,为什么没人通知自己,总不会真的认为上一次国家大报是一件小事吧?而且还是连续两份国家级报纸。
下班时间还有一会,但陈学武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办公室,就骑上自行车,往厂子赶去。
或许是过了磨合期,或许是已经习惯了,陈学武觉得机器轰鸣的声音没有一开始的时候大了。
“爸,现在生产怎么样,理顺了嘛?”
陈学武推门进去的时候。老丈人正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陈学武便开口询问一下这两天的生产情况。
“嗯,已经理顺了。现在大家已经很熟练了,每天可以生产一百方筷子,也就是刚好四只集装箱的量。”
随后李红江也谈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个就是库房的问题,每天生产四只集装箱的货,却直往外发两箱,这样的结果就是库存越来越多。
目前厂子里可没有专门的库房,所有打包好的箱子就堆放在院子里。
“这眼看时间就到六月份了,老天不可能一直不下雨。我把村里的两条大帆布拿了过来,可这毕竟不是长久的办法!”
除了库存问题,还有就是人员矛盾的问题。老丈人村子一帮人,侯贵那种关系户一帮人,每天都有摩擦。虽然没到动手的程度,但口角之争总是不断。
还有随着库存增加,有些人私下里传言说,生产出来的筷子卖不出去,大家可能就拿不到工钱了。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不少人都建议咱把上班时间改一改。早上提前一個小时,下午上班晚一个小时,中午休息的时间长一些,我拿不定主意,你是怎么考量的?”
岳父李红江的话,让陈学武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创业难,在这个时代创业更难。仓库,人员管理,不仅是资金上的困难,更是个人能力上的挑战。
现在厂子只有三十多人,有李红江帮忙看着还行,可以后人员再扩充,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管理一个八十年代的私人企业,和管理一个生产队,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就是仓库的问题,现在这个场地,是陈学武承包租赁的,别说陈学武没有钱,就算是有钱,他也没打算建新的。
今天采访的时候,当着两个国家报纸记者的面,洪铁军就敢当面给自己上眼药,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别说什么干翻他那种傻话,这可是八十年代的体制内。
当领导的,尤其是到洪铁军这个正处级别的领导,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别说陈学武一个下属,就是省局那些领导,也未必就真能拿他怎么样。
说得再明白一点,别看眼前这厂子办的如火如荼,可从内心深处,陈学武并不看好这厂子的未来。
陈学武一直视叶文杰为自己人,叶文杰也确实在工作生活中给自己提供了很多帮助,但从她拒绝出席厂子的开工仪式,就能看出来,大家普遍不看好这个年头的私人企业。
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外面机器的轰鸣声仿佛索命梵音一般充斥着陈学武的脑海。
现在热闹的生产场景,到底是繁花似锦,还是烈火烹油,谁也说不准。
不要说什么重生者既然知道最终结果,那就别犹豫这种话。须知道一个道理,绝大多数的烈士,都是牺牲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就拿李红江刚才几个问题中,最简单的一个调整上班时间来说。
看似简单,实则一点都不简单。
早上八点上班,十一点下班,中午一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这是国家规定的,全国都是这样。
如果自己率先做出调整,会不会有人说,这是他陈学武对国家政策有意见?
不管哪个年代,大帽子的威力,永远胜过真枪实弹。因为大帽子它只需要猜测就够了。
“仓库的问题暂时先不考虑,待会我给你一百块钱,你再到别的村子去租几条大帆布回来,买的话我现在没那么多票据!至于人员之间闹矛盾的事情,你把带头的人名字告诉我,一会下班我就让他们走人。也是时候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私人企业了!”
陈学武当然知道开除工人会引起怎么样的轰动。
毕竟这个年代,大家讲的就是铁饭碗,只要不是被送进法院,就算是把天捅破了,也不过转岗记处分,开除,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