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好大的胆子,竟说咱的国策错了?(1/2)
35:好大的胆子,竟说咱的国策错了?
“是不是很震惊我的说法?”
朱雄英好似看透朱元璋与朱标的想法,淡淡说道:“既然居士问我了,那我再说的详细一点。”
“首先,天下读书人这个词汇太过广泛,居士如此问,我自然是在宏观上点评。”
听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心神其实已经被朱雄英吸引。
他很好奇,眼前这人如此大的口气,能给出什么说法。
而朱标则更加认真,打心底把朱雄英当成年人看了,一点也不因为朱雄英年龄小便小瞧他。
先不说之前的事情,单单是今天此人的表现,就足以让他惊奇。
此时的朱标,满眼好奇的看着朱雄英,等待着他的下文。
“之所以从宏观上来讲,首先要明白的是,读书人奉行的是什么?圣人之道!”
“这圣人之道,暂且不提其究竟如何,就从大多数读书人是怎么理解这圣人之道来说。”
听到这里,朱元璋隐隐有些感觉了。
他意识到,接下来,朱雄英便要进入正题了。
而之所以要问这些,其实也是朱元璋的一步试探,他想要试试这人究竟有多少才能。
因为,先不管这人是否是自己的乖孙,若此人真的对天下读书人也有深刻的理解,那自己就要开始思考该怎么对待这人了。
不管是医术,还是研发火药,在朱元璋看来,都是小道。
但此人展现出来的经济头脑,以及对人情世故的老练,都让他对其不得不重视。
面面俱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本心的问题,在于人是否能克制住自己的贪欲。
若此人还能一言道明天下的本质,那他可真的要怀疑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妖孽。
虽然此时的朱雄,已经表现的足够妖孽。
“在大多数读书人的眼中,圣人之道便是黄金屋、颜如玉。”
“他们不在乎圣人所说的爱民如子是什么,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够当官,能否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说到这里,朱雄英稍作停顿,看向南方道:“所以,在很多读书人做官后,他们非但不会御民,且个个对贪污无师自通。”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当官就是要贪的,不贪,我当官干什么?”
“说到底,这其实是环境问题,从宋到元,读书人便已经变了。他们浮于表面,只知道怨天尤人,却忘记了圣人要求的骑射。”
“毕竟,只需要记得圣人说过的话,并将其挂在嘴上就行了,又何必去在乎圣人为什么说那些话呢?”
听到这里,朱元璋与朱标纷纷陷入沉默,开始思考。
在朱元璋的意识里,他感觉天下读书人就是如此。
曾经,大明也是有科举的,为何后面又停了?便是因为朱元璋觉得这些人不堪大用。
就好像推行农耕的官员,本身不懂农耕;负责判案的官员,却不能明察秋毫。
这些读书人,一旦下乡,不是被士绅蒙蔽,就是与士绅同流合污了。
如此,不正是朱雄所言,大多数读书人,直至其然,不知所以然。
朱元璋思考的时候,朱雄英的话语仍在继续:“这其中,难免会有感到痛苦,感到迷茫的读书人,他们找不到出路,便整日借酒消愁,抱怨朝廷不公。”
“这些,统统都是路径固化的原因。”朱雄英语不惊人死不休,“圣人之道,教化万民,但同样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打个比方,我的火药配方,两位居士觉得如何?”
一提起火药,朱标忙道:
“那自然是极好的,就是军中用小神医你给的配方制造出的火炮却总是炸膛,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让人很是苦恼。”
“你看,这就是知识的桎梏。”朱雄英淡淡说道:“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用更好的钢材。”
原来你还藏了一手!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雄英一眼,顿时明白了这人的想法。
火药配方是教出来了,但后续造火炮,还得找这小子!
不过朱元璋也不恼,毕竟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
但朱标却按捺不住了,兴奋道:“请小神医告知,如何造出更好的钢材?”
“造好的钢材,我有方案,此事简单。”朱雄英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
“可若是大明有读书人研究火药,研究钢材,并以此为官。大明此时是否早已经拥有了威力强大的火炮,横扫了漠北?”
这番话,听得旁边的侍卫与宦官冷汗淋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