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原来如此,孤终于明白现在的大秦缺少什么(1/2)
“老爹,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
法家自然是有这个原则的,只是你可能没看到。”
嬴政瞪了赵辰一眼,你怕不是在忽悠孤!
“那你说说,这话何解?”
“这还不简单吗?意思就是,律法不能一成不变。
每一个时期,要根据当时出现的社会矛盾,找出当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治理国家,要用符合自己国情的方法,而不是别国用什么,我也照搬。
在法律制度上,以前的老旧法律该废则废,对现在社会有害无益的法律都要废弃,不能完全沿用先人的治国办法。
就是这,也被一些诡辩的儒生说成,法律天天在变,不符合自己利益了,权贵们就又变了。
其实这是完全的谬论,法家的主要思想是,当这个旧法引得民怨不满时,才要立即想办法变,而不是根据权贵们的利益来变,相反,法律它恰恰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变。
而权贵们不想变,因为变一次,他们的利益就少一点。
就如同现在的大秦,律法就应该继续变革,因为大秦每一天都在强大,每一天都在变化,很多律法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大秦或者已经跟不上大秦的脚步了。”
“嗯?原来如此!”
嬴政忽然说道。
“老爹,什么原来如此?”
“经你这么一说,孤忽然明白了,大秦经过这几个月的改变确实太大了,孤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但是又说不上来。
现在你一说,孤明白了,是缺少了相对应的律法,或者说,很多律法跟不上现在的大秦了。
比如商税,那些商人按照现在的商税得到相应的地位改变,但是他们如果逃税,要是还按照以往的处罚那就有些太轻了,毕竟现在商人的地位有所改变,相对的律法也应该改变才是。
还有就是农业上,现在田地开始摊丁入亩,加上农具改革,百姓开垦荒田的热情前所未有,那么却没有相对应的律法来保护他们的土地,这也不行。
先前孤没有想到这一点,现在辰儿一说孤顿时明白了,原来是律法缺失了,这必须要改了。”
“老爹你能明白就好!
这就是法家,说实话,我很佩服法家先贤,他们有大局观意识:法家的一切作为,都在于一个目的,大局为重!
古语有云:“大仁不仁”“因小失大”“贪小便宜吃大亏”,而儒家看问题恰恰就是局部性,片面性,从不考虑大局。
例如当年的宋襄公,自称是“仁君”,宋、楚交战,宋军本可以趁楚军渡河,毫无防备而一举击溃。
但宋襄公却坚持以“君子”的方式,等楚军上岸摆好阵势再打!
对敌人仁慈的下场,当然是对自己的残忍,宋国被打败,自己也重伤而死。这就叫“大仁不仁”!
也是因此,宋襄公被当成了笑柄。
但是即便如此,接下来很多诸侯国也都有这样的例子出现,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被儒家影响了。
儒家会迂腐,追其根源,就是被一个无形的“仁”束缚,没有正确去理解“仁”,“仁”不是说你能善待某一特例就是“仁”,而是大局,是后果。
这一点上,法家的思想就很好,他们总是强调以大局为重,考虑最多的是事件结出来的果,而不回在意过程。”
“辰儿,说的不错,正是如此,妇人之仁要不得,很好,就该让你大哥好好跟你学学。”
“辰儿,孤接下来准备建立一个提刑司,专门制定律法和执法,就由你负责如何?”
赵辰………………
怎么个事?怎么好像将我自己套进去了。
这可不行,我可不喜欢这一套。
“老爹,我不干!大秦人才济济,法家门人众多,让他们来制定律法就是了,最多等他们制定完毕,我帮忙查漏补缺就是了,还有执法之事,这不是有这么多人可以用吗?为何要我。
我不是给你推荐很多人才吗?其中李斯,韩非都可以啊!”
“李斯确实很不错,但是韩非可是韩】国公子,他不愿意来大秦,孤也没有勉强。
这个暂且不说,孤说的执法者可是需要做到一视同仁,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不能徇私枉法,若是犯错,都必须依法审判。
这样一来,自然需要身在高位之人坐镇,孤看你就是最好人选。”
“不行,我才三岁啊!你这是虐待儿童,老爹你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儿子,你还是选其他人吧!”
嬴政:能不能不要用三岁为借口,孤都听腻了。
赵高:公子啊,我的好公子,这可是天大的权利,怎么能推给别人呢?
“孤不管,必须是你。你不干也得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