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孤城(1/2)
宁远城。
多尔滚终究是迟了一步,看着空无一人的城池,四野废弃的村堡,也是气的咬牙切齿。
这时,范文程又回来,得知吴三桂竟拒绝了他开出的条件,更是恼怒不已。
随后便看向了身旁的中年文士。
“洪先生,那吴三桂如今退到山海关,强攻怕是不易,你觉得本王是该继续加码派人去招降,还是直接进军?”
中年文士年约五十,面容儒雅,气定神闲,颇有名士风范。
正是当初松锦之战被俘投降的明朝督师洪承畴。
投降后便被皇太极奉为座上宾,皇太极死后,同样深受多尔滚的重用,不惜以师礼待之,时时带在身边参瓒问策。
可以说多尔滚之所以能快速独揽大权,与洪承畴的出谋划策是分不开的。
此刻听多尔滚问询,稍加思索,便摸着胡须,沉吟道:“那吴三桂不似一般武将,胸有大志,颇具智慧,又懂得审时度势,大明不亡,怕是难以劝降。
而山海关高大坚固,雄峻异常,如今有吴三桂镇守,麾下数万强兵,强攻亦不可取。”
“招降不成,强行攻打又不可取,难不成我大清数十万勇士,就在山海关下踌躇不前?本王的宏图霸业,便被这小小的山海关挡住?”
多尔滚恨声说道。
心中的不甘和憋屈不语言表。
大清早就已有入主中原的实力,奈何辽东走廊一直无法打通,这才导致大军每每入关只能掠夺一番,便要退回。
如今整个辽东走廊只剩最后一座山海关,眼看汉人花花江山就要彻底向他们敞开,却又被吴三桂牢牢把守住,当真是可恨又可气。
“摄政王稍安勿躁,此次明廷怕是在劫难逃,那吴三桂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野心,必会率麾下关宁铁骑前去勤王,留守大将不外乎他三弟或四弟,两人皆有勇无谋之辈,不堪大用。
王爷只需遣一悍将率铁骑迂回至喜峰口,待到那吴三桂抵达京师,与闯贼纠缠之时,再让城中密探散布吴三桂已兵败身死的谣言。
届时我大军前后夹击之下,城中军民必然惶恐大乱,斗志全无,再许诺招降,哪怕吴三桂兄弟不降,也自有人将其绑缚,开门献降。”
“哈哈,好!洪先生果然算无遗策,如此山海关必破,我大清铁骑便可长期直入,再无后顾之忧,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多尔滚听完后,兴奋的哈哈大笑,连声称赞。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清的勇士跃马中原,打下一座又一座城池,江南的财富美女尽归大清所有。
“恭喜摄政王!”
一旁的范文程赶忙下跪道。
心里却是哀叹,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摄政王事事问讯洪承畴这老狗,让他堂堂一个大学士,竟沦落成一个送信招降的使者,其滋味,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恭贺摄政王!”
一众满清的将领和降将,也纷纷跪拜,脸上都显得十分的亢奋激动。
洪承畴见状也只得跟着跪下,好在如今跪着跪着已经习惯,没了以前的别扭。
随即,多尔滚就让自己的弟弟多铎,率领两万八旗勇士,从北面绕到喜锋口待命。
这次多尔滚在洪承畴的怂恿下,几乎集结了整个八旗所有的兵力。
可谓是举全国之兵。
光是女真八旗便有五万,蒙八旗六万,汉八旗和朝鲜仆从军加起来足足十万,全是步兵和火器兵,其中光红衣大炮就有两百余门。
马步火器兵共计二十余万,显然已做好了攻城拔寨,入住中原的准备。
哪怕没有李自成去打北京城,八旗今年也是要准备彻底打通辽西走廊,攻破北京城,席卷整个北方的。
因为这是皇太极早就制定的战略,为了这一天,皇太极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多年。
比起努尔哈赤只知一味的杀戮,蛮攻蛮打,皇太极就要高明多了。
首先在政治上和大的战略方面,努尔哈赤和多尔衮给皇太极提鞋都不配。
皇太极上位后,一改努尔哈赤的政策,先是假意和明廷议和,然后宽待辽东汉民汉臣,使其归心卖命。
再便就是东征蒙古诸部,联姻分化,使其被绑到满清的战车上,又数次征讨朝鲜,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又得粮仓。
知道明朝底蕴深厚,攻灭不易,便隔三差五派兵绕道掠夺破坏。
既策应了明朝内部的反贼,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又削弱了明朝的底蕴,打击了明军的士气,加深了与蒙古的关系。
可谓是一举多得。
最后便是政治上的一系列改革。
首先知道汉人对金这个国号耿耿于怀,便果断改为大清,知道汉人士大夫的脾性,便弄了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