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海经(1/1)
我感受不到前世的情绪,但通过视角的快速转移能够知道,他应该不是第一次来这座地下城墙。他在城墙巨门旁的青砖上熟练地来回敲了几下,只见巨门应声而开。
进入神界城门后,前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步履缓慢地向内走去。里面是一条水平的甬道,甬道两旁是一些古老而没有具体意义的壁画,因为视角移动的原因,我无法分析这些画面。
但显然,这又将是一段非常漫长的路途,不知道要通向哪里。
梦境的幽暗比现实中来的更容易让人迷失,因为潜意识会给视觉蒙上一层薄薄的迷雾,我的精神开始有些抛锚。
神界。这种魔幻的文字怎么会出现在前世的真实视角里?
神,难道真的存在么?
在我所能接触到的历史文献中,神大多只是象征意义,即便是春秋的先贤也没有人提过对神是否存在的质疑。似乎根本没人愿意去考证辩论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封建迷信者有,拜佛求子者有,做法捉鬼者有,但没听过有人真的去寻找过神。
这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族群所形成的共识: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神的。
因为你我心里都清楚,我们拜神时,大多时候拜的只是自己的欲望。
但是,有一个文献里真真切切地记载过神,也记载过神界的存在。
那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云,寰宇分六界:神,仙,人,妖,魔,冥。而神居于一个叫大荒的地方,因此大荒即为神界,这里也是各种天灾的诞生地。虽然大荒并非位于九天之上,却也是人类很难抵达的地方。
我可以确定这是所有人类文献中,描写人类与神,最接近的一本。在《山海经》中,众神与人类没有完全地分隔开来,只有距离远近和身份鸿沟。
并且,《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两个十分有趣的记载。
一,人间唯一可以通往神界的路是一座山,名为不周。
二,人类族群中唯一可以与神沟通的身份,名为巫。
实际上,我对母亲的记忆是模糊的,她去世的早,父亲和爷爷说什么也没让我看她最后一眼,而关于母亲为数不多的记忆就和《山海经》有关。
爷爷总是要求我纵览古今典籍,如你所知,大多数我都烂熟于心。唯独《山海经》我没有成体系的梳理过,因为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都是拿里面的奇诡志异当作我的睡前故事。随着母亲的离开,我打心底便对这本书产生了抵触。
母亲那时候对我说过,她和我的祖先就在《山海经》里,她确信《山海经》里的记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地理变化,再加上远古的人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会写得非常具有神话色彩,所以《山海经》的世界才看起来特别奇幻。
但实际上,《山海经》里记载的河豚、娃娃鱼、鹦鹉等动物后来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这些动物比较拟人化,会勾起人们关于神鬼的创作欲望。
在母亲眼里,《山海经》里只有山海,没有鬼怪。
成年后,我已经很少想起母亲了,连她的脸在脑海里都很难成像。但是母亲在深夜里给我讲故事时的剪影我却清晰地记得,她常常戴着一只玉质角冠,身体蜷缩成一团坐在床边。声音低沉却也温柔,我总是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和她如唱诗一般的讲述中沉沉睡去...
等等,正在我沉浸式思考时。
在前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宫殿形黑影,用巨大,可能都不太贴切。这个宫殿的大小甚至超过了布扎山,与其说是一座宫殿,不如说是一座城池。这太震撼人了,一座存在于地下不知道多深的城池。
这就是神界么?
在宫殿门口站着三个人,他们听到了前世的脚步声,正缓缓转过身来。
这就是神么?
我怀着巨大的好奇想看看他们的长相。
当他们转过身时,我的脑海里涌现了无数猜想。
这是三个面容姣好的年轻神,中间站着的那个尤其俊美,那是一张阴阳相合的脸,存在着某种致命的吸引力。
他们三个人跪在了前世面前,我清晰地听到中间的那个年轻人说了些什么。但那是年代久远的语音,我极难分辨。
不过,关于称谓的第一个词,我听得十分清楚,他们对我的前世说:“上神。”
#######################
大大们,感谢支持,求鲜花和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