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婚 姻(1/9)
无论是看着小说的大学生活,还是谈着恋爱的大学生活,都在三年之后的那个六月里完美的结束了。若说把大学时代看成学生与社会青年的边缘过渡期,那是万分恰当的。
多年来一直习惯的上课下课外加考试的常规生活,蓦地,就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当何泠拖着行李离开学校大门的那一刻,何泠的头脑里是一片茫然。一想到以后再也不用上课,一想到自己立马就是社会上的一自由青年,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就浓浓地涌遍全身。
彷徨无助,成了当时最好的心理写照。
那时大学已经不包分配了,何泠毕业后就只能靠自己去找到工作。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虽然是所谓的大学生,但初入社会,却是没有一丁点儿面对社会的能力。
有的同学,家里有门路关系的,能谋求到一份工作,顺利开启社会之路;有的同学,喜欢自由闯荡去找出路的,则背起行囊南下深圳广州,洒脱而又勇敢的开始一无所有的拚搏之路;还有一种人正好是介于这两种之间的,则回老家等待自己的工作问题被解决。
何泠就是属于这第三种人。
那时的沿海城市,刚划成了经济特区,有着很多的发展机会。“下海”一词曾经风靡一时,统指一群背井离乡、南下去经济特区谋求发展的人。
在有高瞻远瞩的人们眼里,那是创业发财千载难逢的机遇,而在愚昧无知的大众眼里,则成了可怕的洪水猛兽。当时的女性若想南下打工,在闭塞的内陆大众的想象中,都是很不安全的。
所以,以何泠家父母的价值观,是决然不会放何泠出去打工的,他们怕她一入那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染缸后,就再也找不回他们那清清白白、单单纯纯、饱读诗书、清新文艺的小女儿了。
多年以后的事实证明,何泠父母的这一狭隘的忧虑,活生生将她成为未来的老板或老板娘的可能性,成功扼杀在摇篮里了。当年那些没有就业希望而远走沿海的同学们,经过多年的打工、拚搏之后,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公司,男同学成了老板,女同学都成了老板娘。
混得不好而没当成老板的少之又少,凭借何泠聪明的头脑及良好的人生观,当年只要她能和她们一道出走成功,今天的何泠一定是事业有成的女强人了。
何泠父母一生务农,当年何泠找工作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何泠毕业之后有近一年时间,在走投无路的焦灼中无望的期盼着自己的前程。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也可以说命中注定的安排。
何泠在一年之后,在苦苦的期盼中,得到了她人生中姗姗来迟的第一份工作。那是离家不太远的一个小山城里的国营企业,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岗位。
此城虽小,但风景特好,山美水美人更美。
古时候的小城的一座山上,因为风景实在太美,居然引来过鸟中之王凤凰的栖居,凤凰动听的鸣叫与修炼中的仙人,成了代代相传的佳话,此山此城因此而名扬天下,成了如今的道教圣地。
也许是何泠此前多年的读书生涯一直不够顺利,她持之以恒的煎熬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也终于睁开了它那智慧的双眼,认真的看到何泠对苦难的超常付出,从此决定好好奖励她。
何泠顺风顺水的人生由此开启了。
何泠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初期,太长的时间里遭遇过太多的精神苦难,所以现在能有一份立足于社会的机会,她异常的珍惜,她要抓住青春的当口,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那一种抓住了幸福生活的感觉,让她有了一种空前的满足感。
何泠快乐的上着班下着班,不上班的日子里就悠闲地看英文版小说《呼啸山庄》,自学升本科,还时刻准备着来一场适宜的恋爱,极度自由又极度充实。
最重要的是终于开始了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再也不用为花父母的钱而心生浓厚的负罪感了,再也不用感觉自己一无用处窝囊透顶了。
要在最正确的时间里做最正确的事情,这是何泠第一次学会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我的人生我做主”,一度成为了何泠的人生信条。她要抛掉多年以来在学业上产生的自卑感,重新认识自己所拥有的美好。
当时何泠她们的大老板因为来自市里的集团总部,所以上任之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人事改革。
他引进了近二百名各类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这些学生男女都有,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是专业对口的中专生,分到各个岗位当操作工;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专、本科生,准备做储备管理人员。当然了,所谓储备,就是先要在基层煅炼几年后,再提升上来。
这位大老板的雄才伟略,颇具战略性。他虽意料不到他的战略在两年之后会因大环境的变化而迅速破产,让他的一腔抱负空自流,但他的大量招收应届毕业生这一举措,却造福了不少刚毕业的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