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线击破(1/2)
腊月二十八,天上下起了雪。
而在这一天,豫章公主也顺利生产一位男婴,按照顺序取名长孙建,直接获得了宁国公的爵位。
长孙涣为何会取“宁”字,那是因为这是金陵现在的简称。
从金陵的江北向洛阳方向的铁路也开始铺了,等长安铺到了洛阳,则立刻就向金陵方向对接。
而长安到成都的铁路已经修穿过了秦岭建到了汉中,在长洛金一线完工后,这长成铁路也将很快就要竣工了。
这次长孙涣不打算铁路过江,就修到浦镇就好了,下了火车从浦口码头乘轮船过江。
长孙涣的奶奶家就住在江北,94年之前都是乘船从中山码头过江到浦口,那时的浦口码头铺子林立热闹非凡。
一家子都是浦镇车辆厂(中车集团)的,所以长孙涣也规划了提前建造车辆厂。
李世民也同意了长孙涣去金陵建南都的计划,当长洛金铁路开通后,他就可以回到故乡金陵了。
“夫君,我没让你失望,给你生了个儿子!”
李丽禾生完之后,全身都虚脱了,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
“娘子,你辛苦了,好好休息吧!”
长孙涣亲了一下李丽禾,给她掖好了被子。
原本也是想让她亲自喂奶的,但看她这身子弱就算了,由长安城刚刚出生婴儿的女子来喂养。
长孙夫人更加开心了,大孙子还抱在手上,这二孙子又来了。
“娘啊,你这抱得过来吗?”
长孙涣问道。
“二郎啊,你要多生几个,娘才开心呢!”
长孙夫人是乐得合不拢嘴,长孙无忌更是开心,这两个孙子都是公爵,也不用为他们以后操心了,至于长孙冲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除夕晚上,李世民带着后宫主要娘娘来过年了,再看看李丽禾。
而这个时候,武顺与李治竟然聊得十分投缘。
“哎,算了,历史上他俩也是搞到一块的,随他们去吧!”
长孙涣心想着。
“二郎神,朕有件事挺愁的,你听说了吗,长安现在的盐价按你新制的度量衡,一斤已经110文了,五姓七望这是要逼百姓反抗啊!”
李世民愁云满面,这盐一直是被世家所控制,他并不知道长孙涣早就把盐存好了。
“父皇,我早就算好这一点了,我曾经在民部时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您宽心几日,初五那天我让世家血本无归。”
长孙涣是胸有成竹,他已经将长芦盐运了不少回来,而且长芦往洛阳的铁路已经修了一半了,等一通车,这盐可以快速地送往长安、洛阳以及金陵。
娇娘端来了一碗盐给李世民观察。
“父皇,这盐比起世家的盐如何?”
长孙涣问道。
“这么细的盐啊,如此雪白没有杂质,世家的比起来就是垃圾了!”
李世民看到这盐,也有底了,相信长孙涣能力挽狂澜。
“父皇,这盐长孙家供给民部一斤9文,大唐统一零售价为10文,如何?”
长孙涣这海盐目前连人工不过两文一斤,以后有了火车这成本会更低。
“太好了,这盐与铁可是大唐的命脉,这铁当初你早就放在了工部,这盐如今也被朝廷掌控,那朕就不担心了!”
李世民瞬间就回了血。
“父皇,这盐的管理方案往后我们再执行,先由民部将我之前的存量矿盐于明日全线抛售,价格还是10文,等初五再全面销售这细盐。”
当下长孙涣就将以后这官盐由民部统一调配,私盐要从民部购买盐引才能销售。
一来是保证私盐的价格不会高于官盐,老百姓能吃得起,二来这私盐的盐税以盐引的方式缴纳,这样就不用从百姓的身上收盐税了。
大年初一。
戴胄天没亮就带着民部的职工来到了长孙涣的备盐仓库等着了。
“国师,你这盐纯度这么高,真的就收9文。”
戴胄看到10万吨矿盐,不禁感慨。
“当然了,这可是民生之物,我虽知50文、80文都能卖掉,但那是在喝老百姓的血啊!”
长孙涣表现得忧国忧民。
“国师大义,老夫替长安以及全国的百姓感谢你!民部都你打得底子,老夫来就是占一个现成的,惭愧,惭愧啊!”
戴胄刚刚上任没两月就闹出了盐业风波,幸好长孙涣提前有了准备,不然他也是一阵抓瞎。
“民部交给你就是信任你,走吧,去大唐银行,这买卖还是得钱货两清的!”
两人去银行签了字转好了账,戴胄和长孙涣又聊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