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范荷花上了一课(1/2)
还没开店,就出了问题,董志辉皱起了眉头:“等等,这位师傅,这事我认。只是裂开的玻璃不能做柜台,再换一块要多少钱?”
那师傅一听对方认,高兴的很,也没喊价:“10块钱。保证给你修补跟新的一样。”
董志辉给那人10块钱:“麻烦尽快做好,明天开业。”
那师傅利索地点头:“我这就回厂割玻璃去。下午给您弄好,不耽误您开业。”
范荷花还想说什么,董志辉摇了摇头。
范荷花气的跺脚,脸上瞬间布满了乌云,赵新蕊带着小飞下来了,拉了范荷花一下:“荷花,你过来。”
她温和地说道:“荷花,不必为这种事儿计较。俗话说好事多磨。能解决好就行,不要使性子。”
范荷花这才点点头。
那边,县食品的师傅叫道:“来个人,核对一下货。”
范荷花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开始核对货物。
董志辉和赵新蕊也没闲着,三个人搬的搬,擦的擦,很快就有了副食品店的样子了。
这个门面是4x10米的,外头看着小,里面很深,面积很大。
进门就是一排凹形柜台,是玻璃的擦得干净,里面的东西一望而知,货物一摆出来,客人就能看的清楚。靠墙的部分做成了立式柜台,可以分门别类地码放商品。
董志辉三人忙的满头大汗,也没顾得上做饭,就去了隔壁的小饭店吃饭。
范荷花勤快地跑来跑去,帮着倒水,拿碗,很有眼力劲儿。她还贴心地给小飞买了根棒棒糖,小飞高兴的只拍手。
赵新蕊感叹:“还好,玻璃已经换好了,货也上架了,不耽误明天开业。”
董志辉点头,朝范荷花交代:“小范,咱们是沿河大队开的副食店,跟供销社的不一样。不能板着脸,要热情服务,要能看到顾客的需求,做好服务,他心里舒坦,就来这儿买东西了。”
范荷花点点头:“董厂长,您放心,我一定做到最好。”
第二天,范荷花很早就起来忙碌。新蕊去了学校,待董志辉送完小飞上学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已经有了雏形的副食品商店。
范荷花在一旁忙的不亦乐乎,他却皱起了眉头。
他看到范荷花将铁皮开水瓶放在玻璃柜台,就提醒道:“小范,你很勤快,这点很好。但摆放的商品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原则:前面的玻璃柜台里面摆放不易滚动的东西,像是烟啊、火柴啊。可开水瓶就不该放这里,该放在你身后的立式柜台。否则圆溜溜的到处滚,容易跌了。”
接下里,他又提出几个建议,什么“紧俏的红糖白糖鸡蛋放柜子里,省的人偷”“糖啊什么的,就放最显眼的地方,吸引小孩子”,范荷花都认真严肃地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她合上本子,一脸笑容地靠近董志辉,眉眼弯弯的:“辉哥,你说的有道理。”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范荷花凑的很近,董志辉鼻孔里闻到范荷花身上散发出来的雪花膏味。如果是单身,董志辉搞不好被吸引,但现在他有新蕊了,妻子对他那么在乎,他岂会多看别的女人一眼。
再加上范荷花总是对他刻意恭维,他心里有了反感。
他厌恶地挥了挥手,很严肃地说:“范荷花,以后不要叫我辉哥,要叫我董厂长!另外,你擦这么香干嘛?”他刻意提醒范荷花,“买东西的,妇女居多,你再打扮也没用。”
范荷花委屈地抽了抽鼻子:“知道了,董厂长。”她无意地就是想接近董志辉,也没别的想法。谁知道董志辉这么不近人情。
听着董志辉的“言外之意”,范荷花拿着鸡毛掸子的手都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动作也变的生涩起来。
董志辉想想,这话说的有点儿重了,想缓和一下,“这几天是试营业,我先在这里看,跟你一起卖货,统计出货量、客流量这些,好确定以后的进货量。实在人手不够的话,这几天再招一个。”
门口有俩大婶,其中一个探头探脑地问:“哎呦,这是副食品店啊?卖米么?”
董志辉点头:“有的,有的。您请进,我们这里有本地产的丝苗米,价格也实惠。”
那大婶撒谎:“内个,出门急,没带粮票。”
董志辉急忙说道:“不要粮票也可以。咱们主打方便邻里,这里的东西都不要票。”
大婶很高兴:“不要粮票?”她用胳膊顶一下旁边的同伴:“你们家人口多,粮票不够,以后可以在这里买!”
另一位大婶很高兴:“不要粮票?那可行了。给我二十斤米。对了,肉啊,蔬菜啊,你们卖不卖?”她家四个儿子,不到月末粮票就没了。只有红薯,吃的人肚子涨,难受死了。要是能不要粮票就能买粮食,那就再好不过了。
董志辉想了想,摇了摇头:“抱歉,这边只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