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你们的道德经是这么解读的啊!(1/2)
“林道友,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说的是,你们是怎么想的,竟然想到利用太阳光。”
郭俊柒听到九叔的话,开始解释自己的问题,太阳照耀着人类文明已经不知道多少岁月了,但是人们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时间并不长,至少在他的世界里不过半个世纪多一些。
但是这个世界当中,修道之人竟然可以想到把太阳光储存起来利用,这太了不起了。
“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九叔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到:“老子《道德经》有云,道法自然,就是让我等修道之人研究自然规律,然后利用自然规律。”
“许久之前,修道的前辈们就注意到,一些邪祟畏惧着阳光,白日的时候不敢作乱,所以就想办法把阳光储存起来,就有了太阳炉这种东西,既可以照明使用,也能规避一些对寻常人来说比较麻烦的脏东西。”
郭俊柒挠了挠头:“你们这里是这么理解《道德经》的吗?”
“难道不是吗?圣人微言大义,将求道的方式方法都用简略语言记录了下来,阐述世间的真理。”九叔说到:“就比如,圣人已经在经书里描述了水循环,并以此例子阐述道理根本,上善若水……故几于道,便是用水来举例,表明这世间的一切都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正说着,九叔从自己的茶杯中点了一滴水,置于指尖上,体温、风的吹拂,迅速让这滴水蒸发干净,不留一点痕迹。
“道友,你说刚才我指尖上的那滴水消失了吗?”九叔忽然向郭俊柒发问。
“啊,它只是蒸发掉了啊,变成了水蒸气,从水滴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是初中的物理知识,郭俊柒怎么不知道:“然后呢?”
“这就是《道德经》上的道理。”九叔如此说到,郭俊柒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神情,连连点头,但是心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啊?’。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九叔背了道德经一章,然后解释到:“如果一种道理可以被验证,不断被验证,那它就是定律;如果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足够的认知,那么它就不是陌生的。”
“在一开始,我们都是无知的,世间的一切对我们都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只要我们不断验证,不断认知,就能逐渐认清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必须从能够认知的世界中掌握基础的道理,从而推演出我们无法观测到的世界的道理,已知和未知都是紧密相连的……”
九叔用他的理解方式向郭俊柒阐述了《道德经》第一章的道理,用非常科学的方法,经过他这么一解释,在郭俊柒听来,这一章更像是经书的序言,是圣人对后人的告诫,阐述了他的理念,并将方法交给了后来者,提纲携领。
但是,这很不玄学,却很科学。
对此,郭俊柒只能表示“啊?”,他从未想过一本道家典籍,能够以这种方式解读,这挑战了他的认识,又非常符合他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塑造的三观。
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假设、验证……科学是一种方法论,九叔讲解中的《道德经》就是教的这种方法论,教人来认知世界。
郭俊柒听得入迷了,想要听九叔继续讲下去,但是九叔闭口不言,郭俊柒问其原因,九叔的脸上忽然露出了尴尬的神情:“后面的我忘了,当初师父教我们一干师兄弟道理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没听懂,只有大师兄全部听明白了,所以他才得了师父真传,我们师兄弟几个只分了法器和一些经书。”
“大师兄得了最根本的道,我们其余师兄弟虽然掌握了一些道理,却无法继续再深入下去,只能应用根据道理衍生出来的法。”
提到那位大师兄的时候,九叔脸上流露出了羡慕与钦佩的神情,这种神情郭俊柒见过,是上学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学渣的他对学霸韩嘉宁姿态。
即便九叔不想说,郭俊柒就不问了,没想到小小的一张日光符纸的问题,就能从九叔这里了解到这么多,然后,郭俊柒又问道:“林道友,既然你们这里求道学的是这种道,为什么看起来,还是这幅模样,感觉很落后的样子,我们那里有句话,技术应该被转化为生产力,你们这里出行还是靠着牲畜拉车和步行啊。”
“因为,我们是跟不上那批人脚步的啊!”九叔叹息一声,说到:“在六百多年前,最后有能力成仙的门派,已经举派飞升了,留下的道统传承,基本上都是原本不得真传的外门弟子。”
“飞升,飞升到哪里去了?”郭俊柒好奇地问到。
九叔说到:“飞升只是一种说辞,成仙的虽有,但哪有那么多,更多的其实是乘坐法宝飞船,探索天外去了,根据本派祖师显灵传讯,说是本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