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吃惊的张大了嘴巴(1/2)
“宁儿,你可知道,绣衣卫虽然不是正规军制,但是也有天子亲军之称。太祖皇帝在崇康十二年更曾亲自下诏,给予绣衣卫典诏狱的权力,宗室勋贵,文武大臣,全部有权侦讯。”
听了这话,史宁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温暖。林如海这话虽然有几分责备之意,但是也是实实在在为了他好。
想到这儿,史宁决定把自己的计划透露几分,至于贾雨村还在,倒是不必太担心。还是那句话,处于上风时,贾雨村的忠诚丝毫不用怀疑。
“我不说,姑父想来也应该知道我到底为何而来?”
林如海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史宁不会是为了薛家而来,他到扬州,不为自己,便是为了市舶司。
“调查市舶司舞弊必须手中有刀,而偏偏我理藩院是个握不住刀的。没办法,我只好打打借刀杀人的主意了。
当然啦,这也是甄园那位还在,我才敢借郑字令的威望这么干。”
林如海和贾雨村的脸色都好看了许多。刚刚他们两个都以为,史宁因为史侯的不公平对待生了心魔,如今少年骤登高位是要入魔了呢。
“那你又怎么敢保证能够拿的住南镇抚司?他们虽然看在奉圣夫人面子上不敢对你怎么样,但是指望靠着甄园指挥动天子亲军,也不大可能吧。
正像你说的,甄园手中绝对不能握着刀把子。”
史宁洒然一笑:“很简单,我手中握着绣衣卫不得不要的人,掌握着他们绝对不敢公开的证据,所以他们绝对会妥协。”
林如海脸色变了变。换成其他人,敢这么说,林如海绝对啐他一脸。
掌握着绣衣卫不得不要的证据,难道不应该赶快销毁然后跑路吗?难道不知道死人才是最能保守秘密的吗?
但是再想想史宁这小家伙的身份,又觉得确实他有这个硬刚绣衣卫的本钱。
绣衣卫虽然被称为本朝的锦衣卫,但是并没有前明时锦衣卫那么大势力。
原本自宣德之后,明朝皇帝一步步被文官集团忽悠着走上了两宋的崇文抑武的老路。自己把洪武、永乐时代威压天下的勋贵集团玩残了。
瘸了一条腿的明朝皇帝没了办法,这才开始扶持厂卫势力对抗越来越难以控制的文官集团。
说到底,制衡文官才是明朝厂卫那般不可一世的真正原因。本朝自太祖起总结前朝教训,就有一定要防范文官篡权一条。甚至把防范文官篡权乱政和防范武勋造反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也因此,崇康元年太祖于广州称帝时就设计了文华、武英两殿并立的制度。文华殿为内阁所在,武英殿为军机所在。
崇康十年,定都金陵重修明故宫为皇宫之后,因为文华殿规模宏大,所以把内阁定在了文华殿文渊阁,自此大汉以文渊阁代指内阁,以武英殿代指军机处。
大汉的军机处和史宁前世满清雍正年间那只能跪受笔录,实际上是君主收拢权力的机构的那个军机处不同,乃是武勋将门指挥全国军队的地方。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必须是有贵爵,有军功,有边镇领军经历的将帅。那里也是整个大汉武勋将门集团的核心所在。
有这么强大的勋贵势力,汉天子自然不会担心文官集团势大难制。也就没有必要扶持厂卫制衡文官了。所以大汉四代天子执政,一直对宦官管的非常严。创建绣衣卫,也不过是局势需要这样一把快刀而已。
这样的绣衣卫对付文官或者是一般勋贵倒是可以。但是瞧瞧史宁这小家伙身后都站着谁。
保龄侯府虽然不复当年开国侯爵第三的荣耀,但是一门两侯且都是战场打滚的。就是为了面子,史家也绝对不容许史家嫡长孙被欺负了。
史宁如今又是理藩院官员,还是甄园亲自录用的。来扬州也是为了办公务,还亮出了郑字令。若是绣衣卫敢玩阴的,甄园只要写一封信进九华宫,估计南镇抚司上下立刻就会被换一遍。
这还没有算上自己和史宁那过世的父亲史濎留下的遗泽。这么算下来,史宁确实胜算颇大。
史宁觉得自己透露的已经够多了,不是不相信林如海,而是不相信贾雨村。所以,见到林如海还想要再问,史宁主动开口打断了他。
“姑父,刚刚你不是说你弄到了点好东西吗?在哪?”
这个倒是确实是史宁的疑问。林如海出身姑苏林家,祖辈当年也曾经是大汉的勋贵,不过他家这个爵位来的有些特殊。
当初林家先祖是大明金陵城城门的守将,后来汉军围城数月,城中兵无战心。林家先祖便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汉军入城。
因为金陵地位特殊,故而凭借献城之功,太祖封林家为姑苏侯,特准恩袭四代。
但是林家先祖其实并不以此为自豪,当初献城也是因为整个江南全部归汉,单单一个金陵城再守下去没有意义。
但是背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